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血竭(Dragon’s blood)是我国的传统名贵中药,有多方面的药用价值。由于资源匮乏,许多研究者进行了人工诱导产血竭的研究,但这些研究产脂效率还不够理想。本文通过对各种诱导剂诱导龙血树产血竭的诱导效率进行定量分析,采用24种不同的化学诱导剂、9种植物激素对柬埔寨龙血树进行诱导实验,发现绿色龙、草酸、硫酸锌、硝酸镁、白氨酸、4-硝基苯酚钠诱导效率分别为2.52倍、3.14倍、2.49倍、2.28倍、2.02倍和2.26倍;赤霉素、芸苔素内酯诱导效率分别为2.57倍和2.64倍;IAA和赤霉素的混合药剂诱导效率为2.83倍、IAA和激动素的混合药剂诱导效率为2.01倍。海南龙血树和其他两种龙血树经过层出镰刀菌诱导后,叶面和树干PAL酶活性上升,表明PAL和血竭形成相关联;同时发现,血竭形成过程中龙血树黄酮含量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具有相关性;首次从海南龙血树中利用RT-PCR的方法于cDNA为模板克隆得到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DcPALl,并发现DcPALl和GenBank中其他已知的PAL基因高度相似。采用ITS序列和trnL序列对几种龙血树进行分子分类,结果发现,两种分子的分类结果并不相同。序列变异位点的数量差异可能是导致分类结果差异的原因。trnL序列变异位点少,依据trnL序列绘制的进化树中,几种产血竭的龙血树聚为一个大类,和形态分类的结果更为接近。本文研究证明化学诱导是可行的,为诱导剂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初步探讨了血竭形成的机理,对龙血树的分子分类研究,对寻找简便快速的龙血树属内植物分类鉴定方法提供了新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