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结构中斗栱及雀替力学性能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aifeng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建筑木结构有着悠久的历史,是现存古建筑中一种主要的建筑结构形式,也是我国建筑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华丽优美的外形、精巧细腻又繁多的局部构造及丰富合理的建筑结构思想,处处展现着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艺术与智慧,也因此而在世界建筑史上享有广泛的盛誉。其局部构造中的斗栱、雀替等构件更因其独创性而成为中国古建筑木结构中局部构件的典型象征。然而,由于年代久远使木材材料性能产生退化,再加上雨水侵蚀及地震等自然灾害的破坏作用,很多木结构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残损。在木结构中,破坏往往发生在局部构件上,如斗栱和雀替,以局部的破坏来消耗能量达到保护梁柱的目的,尽量避免木构架整体的坍塌,体现出古人高度的建筑结构智慧。局部残损看似不影响结构的正常使用,但任由其发展必然对整体结构不利,所以对其修缮与加固的工作一直在不断的进行。为了充分挖掘古建筑木结构的结构思想及探讨现存古代木结构的残损机理,从力学角度指导木结构的维修加固工作,并传承保护我国宝贵的建筑文化遗产,本课题组以“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3BAL01B04)为依托,在淮阳县太昊陵庙管理处和南阳市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的委托下,对太昊陵建筑群进行结构分析与研究。本文从局部构造角度出发,选取统天殿柱头科斗栱及雀替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静力分析、拟静力分析及弹性稳定分析,考虑接触非线性、几何非线性及材料非线性,探讨了斗栱的受力状态、刚度与位移、滞回性能及雀替对木梁架结构性能的改善状况。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对淮阳太昊陵统天殿进行现场实地调研,通过现场实测及拍照等方式获得结构及构件的用材情况、基本尺寸以及各构件相互之间的连接形式等构造特点;对统天殿中出现的斗栱及雀替的种类与数目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并认真勘查统天殿出现的病害状况。根据调研结果,后期整理出结构整体及局部构件的详细图纸及残损现状表,为建模分析提供了第一手珍贵资料。(2)结合现场调研与相关文献,从力学角度分析,柱头科斗栱及梁柱结合处的雀替受力较为复杂,并具有一定的抗震性能,对木构架结构影响意义重大,因此确定其为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广泛地查阅木结构相关书籍及实测图纸,对较为复杂的柱头科斗栱进行了详细的构成分析,定性探讨了斗栱的结构作用。同时对雀替及模型中涉及到的各构件的基本特征与连接特点进行了完整的介绍。(3)为探究统天殿斗栱的应力状态、薄弱部位及其抗震性能,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进行实体建模分析,模型考虑了几何非线性、材料非线性及接触非线性问题。通过静力分析,研究了斗栱所处应力状态及变形规律,找到了斗栱的薄弱构件及其薄弱部位,可以为其修缮加固提供科学依据。另外,通过拟静力分析,研究了斗栱在循环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滞回性能,得到其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延性系数、非线性系数、等效刚度及恢复力模型,从不同角度定量分析了斗栱的抗震性能,并对比分析了斗栱横向与纵向抗震性能的好坏。(4)为探究木梁架的结构性能及雀替之于木梁架的结构作用,建立了木梁架实体模型,分析了木梁架在竖向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荷载组合作用下燕尾榫、梁端及梁架跨中的应力状态;通过有无雀替模型的对比,探究了雀替对梁柱节点转动刚度、梁架的跨中受弯、梁端受剪、局部受压性能及弹性稳定性等力学性能的影响。充分挖掘了雀替存在的科学性内涵,说明雀替不仅仅是一个装饰性构件,更有其存在的结构必要性。
其他文献
基层社会组织备案制度将未注册的社会组织纳入了政府管理的范畴,工商经济类、社会福利类、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实行由民政部门直接登记管理,原有的双重管理体制转变成为一个统
研究了难溶复盐钼酸铵氧化钼的标准溶度积常数和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测定了同离子效应对溶解度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分析了其解离形式.实验结果表明:25 ℃的Ksp=c4(NH+4)&#183
目的评价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宫腔镜术前不同宫颈预处理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4月北京老年医院妇科就诊的绝经后异常子宫出血需进一步行宫腔镜检查的患者
谈及常新港小说,人们不免会联想到意暖神寒的叙述目光、隐喻频现的细节描写、意象独异的现代意蕴、超乎寻常的想象力,以及带有童年伤痛的成长一族。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新时期中
商代的文明以大量精美绝伦的商代青铜器为标志。然而,在商代的政治文化中心、今安阳和郑州及近畿地区,都没有发现大的铜矿资源,使铸造所用的大批铜矿料是从哪儿来的问题长期以来
教育部门关于禁止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问题上出台一系列政策,但政策的合法性却激起众多学者的争论。本文通过概述其有关讨论,根据政策实施分析其利弊得失,并针对这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