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恐怖主义愈加猖獗,女性恐怖分子的面孔也逐渐走进公众的视野。本文旨在探究女性参与恐怖主义活动的原因。本文主要的内容、结构如下:首先,在探究原因之前,笔者认为应当先对恐怖主义的内涵,以及女性参与恐怖主义活动的历史与现状进行简略的分析。直至目前为止,恐怖主义都不是一个内涵和外延都十分明确的概念,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但笔者认为,虽然恐怖主义暂时难以获得一个清晰的定义,但“恐怖主义”现象仍然可以为公众所强烈感知。笔者认为:“恐怖主义”应该基本具备三个特征:一、采用残忍手段,伤及无辜群众;二、引起公众的极大恐慌,造成的影响广泛;三、手段背后追求的是政治目的。随后,在对恐怖主义概念理解的基础上,笔者阐述了女性参与恐怖主义活动的历史与现状,并总结了一些与女性地位相关的特点。女性实施恐怖袭击主要以自杀式恐怖袭击为主,此类自杀式袭击的多发地区集中在非洲与中东一带,实施袭击的女性以伊斯兰教背景的居多,且这些地区男女平等程度较其他地区低,女性政治地位亦较低。在对女性参与恐怖主义活动的历史与现状进行简单梳理后,第二部分展开对原因的分析。在犯罪学中,一般认为犯罪是各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女性参与恐怖主义活动的原因也是复杂的。笔者在文中主要择取了社会性别角色的角度进行分析。本部分首先论述了社会性别角色的含义及其对个体行为的影响,随后分析了恐怖主义组织中女性所担任的主要角色与承担的任务。在最后一部分,笔者着重分析了社会性别角色因素对女性参与恐怖主义的影响。笔者以为:传统的社会行为规范与女性的社会性别角色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行为规范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女性迫于道德的束缚与父权、夫权的威严而投入到恐怖主义活动中。社会性别角色在多个方面束缚并引导着女性的行为:家庭压力、思想受控、维护贞洁、地位卑微、被迫赴死。应当看到,除了对女性个体的影响,社会性别角色形成的性别偏见同时也让恐怖主义组织寻求到了一种可行的袭击策略。恐怖主义组织意识到女性具备男性所没有的优势,这些优势包括:女性所穿服饰便于藏匿危险物品,能够提高袭击的成功率;文化禁忌与女性的特质,亦能降低被侦查的概率;女性便于控制,容易保证组织的成功运作;公众一般同情女性,亦容易促进目标的达成。除此之外,因为被女性社会性别角色所迷惑,反恐活动与侦查活动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对于女性恐怖分子制造的危险往往难以发现。此外,敏感的媒体网络也因为女性恐怖分子的出现而莫名兴奋并大肆渲染,无意中,使得恐怖主义组织扩大社会影响的意图得以实现。同时,笔者亦分析了女性恐怖分子的主要特点。相当一部分女性恐怖分子已不再是传统文化所认为的“唯唯诺诺”的形象,她们积极投入到恐怖主义活动之中,这种行为其实也是一种对固有的社会性别角色的“蔑视”与“背离”。这些“离经叛道”应当被社会、国家与反恐机构所清楚了解。在最后部分,笔者结合了社会性别角色对女性个体、组织的影响,总结了女性目前的社会地位与女性恐怖主义活动的关系。作为“男性附属物”、“贞洁烈女”的女性社会角色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部分女性加入到恐怖主义的行列,同时也影响了其他的妇女采用极端、激进方式反抗封建社会文化对女性的压迫。严峻的现实告诉我们,在反恐侦查活动与研究工作中,应当摈弃对传统女性社会角色的定位。忽略了女性的积极性与主体性,无形中为女性和组织发动恐怖袭击提供了可乘之机。笔者认为,重视对女性恐怖分子危险性的研究势在必然,亦迫在眉睫,这也正是本文的研究意在抛砖引玉,力图为中国和国际社会的反恐事业贡献一己之力的意义所在。在结语部分,笔者简略地提出,要想有效地解决女性参与恐怖主义活动的严峻问题,必须摒除陈旧的思想观念与消除对女性社会角色的固有认识,提高警惕的同时促进社会建立男女平等的观念,以保护女性避免受到不公的对待,鼓励她们利用合法的途径去寻求救济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