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观察鳖甲煎丸联合常规治疗对肝炎后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2、检测患者外周血中IGFBPrP 1含量水平,并探讨鳖甲煎丸的作用机制与IGFBPrP 1的关系。方法:招募72名肝炎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鳖甲煎丸治疗组,常规治疗组采用临床常规药物治疗手段进行干预治疗,鳖甲煎丸治疗组则是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鳖甲煎丸,进行辅助治疗。在治疗前、治疗30天和治疗60天分别采集患者静脉血,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血液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和间接胆红素(IBiL)等水平,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IGFBPrP1含量水平,整理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和原发肝炎类型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常规治疗和鳖甲煎丸辅助治疗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各项实验室检测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在持续干预治疗60天后,鳖甲煎丸治疗组患者各项实验室指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3、鳖甲煎丸治疗组总有效率(94.44%)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75%);4、常规治疗和鳖甲煎丸辅助治疗均能够显著降低患者血清中IGFBPrP 1含量水平(p<0.05);在持续干预治疗60天后,鳖甲煎丸治疗组患者血清IGFBPrP1含量水平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5、常规治疗组和鳖甲煎丸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30d和治疗60d时血清中IGFBPrP1水平与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30d和治疗60d时ALT、AST、TBiL、DBiL和IBiL等实验室指标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1、对于肝炎后残留黄疸,常规治疗和鳖甲煎丸辅助治疗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起到临床治疗作用;2、在连续干预治疗60天后,鳖甲煎丸辅助治疗患者各项实验室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常规治疗患者,且鳖甲煎丸辅助治疗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提示鳖甲煎丸辅助治疗优势会随着干预治疗时间的延长而渐渐体现出来;3、常规治疗和鳖甲煎丸辅助治疗均能够显著降低患者血清中IGFBPrP 1含量水平,随着治疗时间延长,在持续治疗60天后,鳖甲煎丸辅助治疗降低患者血清中IGFBPrP 1含量水平的程度显著高于常规治疗患者,提示鳖甲煎丸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能够抑制患者IGFBPrP 1表达和释放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