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巨脾患者行腹腔镜下脾切除术后,围手术期应用特利加压素联合低分子肝素的临床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7年11月我院88名肝硬化门脉高压巨脾患者行腹腔镜下脾切除术,并根据术后治疗措施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20例)、特利加压素组治疗组(特利加压素组,25例)、低分子肝素治疗组(低分子肝素组,17例)、特利加压素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组(联合组,26例);比较四组患者术后血小板数目、血栓弹力图、血浆D-二聚体、凝血功能及PVT的发生率,并随访患者术后引流管引流量、置管时间,术后出血,胰漏等并发症的情况。 结果: 术后随访1个月发现,四组共发现门静脉血栓17例,其中对照组5例(25.0%),肝素组1例(5.9%),特利加压素组9例(36.0%),联合组2例(7.6%),低分子肝素组PVT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各组,特利加压素组PVT发生率高于其余三组,联合组PVT发生率低于特利加压素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出血发生率低于低分子肝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及特利加压素组术后引流量及置管时间较对照组、低分子肝素组均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肝硬化门脉高压巨脾患者行腹腔镜脾切除术后围手术期早期应用特利加压素联合低分子肝素可减少术后PVT发生率,同时可减少患者术后出血风险及术后引流量,缩短患者置管时间,但单纯应用特利加压素可能有增加PVT发生率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