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搜集近30年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文献,探讨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取穴及刺灸规律。方法:利用手工检索及计算机检索相结合的方式搜集针灸治疗颈椎病方面的现代文献,将收集到的文献用人工阅读的方法,手工检索出关于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部分,严格按照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决定取舍。数据输入Microsoft Excel数据表,并从出现频次高的腧穴整理出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常用取穴及刺灸规律。结果:透过对穴位频次的统计,得到出现频次高的前25个腧穴:风池、夹脊、百会、天柱、大椎、足三里、太阳、合谷、太冲、丰隆、四神聪、太溪、内关、肩井、三阴交、完骨、后溪、外关、肾俞、百劳、绝骨、肝俞、头维、印堂、列缺;从经脉归属分析:奇穴在椎动脉型颈椎病取穴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十二正经和任督二脉的穴位在椎动脉型颈椎病中都有应用,但最常用的是督脉、膀胱经、胆经等经脉位于头面及颈项部的腧穴,其次是胃经、肝经经穴。其它各经如心包经、三焦经、肾经、心经、肺经经穴等应用较少。从腧穴分布规律分析:最常用头部、颈项部穴位,其次是四肢部,此外背部、腹部也有穴位应用;从刺灸方法分析:头面部腧穴以平刺为主,颈项部则多斜刺,针感以局部酸胀或向枕颞部放射为主,多采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20~30分钟居多,电针也有较广泛的应用。在灸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百会穴应用频次最高,其次是夹脊穴。百会的灸法主要是压灸,夹脊穴则主要是温针灸。结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针灸治疗中以局部取穴为主,风池、夹脊、百会最常用;奇穴在椎动脉型颈椎病取穴中得到充分利用;特定穴中交会穴使用最多。刺法方面,补泻手法以平补平泻为主,留针时间以30分钟最常见,不体现特异性。灸法多配合针刺应用,百会穴为灸法中最常用的穴位,其次是夹脊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