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习题教学占的分量很重。物理学所培养的许多能力都体现在物理解题上。从整个物理学的发展看,物理学方法论和物理学知识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物理学方法论作为认识论的一部分始终渗透在包括习题教学在内的物理教学的全过程中。在《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物理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课程目标明确定为: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但在以往的中学物理习题教学中只是自觉不自觉地进行某种物理学思想和物理学方法的教育,缺乏明确的目的性、计划性和系统性。而学生在学习时把物理当文科来学,在物理解题时仅停留在一道题、一道题的记忆上,在解决问题时没有明确的方法意识,更没有用物理方法将之归类。因此,教师应该通过自己对教学内容的讲解和再创造,在物理学内容中去挖掘出活生生的具体的体现在物理定律、定理中的科学方法,并在应用它们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向学生展示,启发学生思考和领悟物理方法与物理问题的关联。本文通过“方法——问题”结构在习题教学中应用的理论研究以及“方法——问题”结构在习题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旨在挖掘中学物理的典型问题与常用的解题方法的联系,使问题与方法结构化,系统的、有计划的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训练,从而发挥结构的整体功能,提高应用物理科学方法高效地、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