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问题”结构在中学物理习题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iki1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习题教学占的分量很重。物理学所培养的许多能力都体现在物理解题上。从整个物理学的发展看,物理学方法论和物理学知识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物理学方法论作为认识论的一部分始终渗透在包括习题教学在内的物理教学的全过程中。在《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物理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课程目标明确定为: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但在以往的中学物理习题教学中只是自觉不自觉地进行某种物理学思想和物理学方法的教育,缺乏明确的目的性、计划性和系统性。而学生在学习时把物理当文科来学,在物理解题时仅停留在一道题、一道题的记忆上,在解决问题时没有明确的方法意识,更没有用物理方法将之归类。因此,教师应该通过自己对教学内容的讲解和再创造,在物理学内容中去挖掘出活生生的具体的体现在物理定律、定理中的科学方法,并在应用它们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向学生展示,启发学生思考和领悟物理方法与物理问题的关联。本文通过“方法——问题”结构在习题教学中应用的理论研究以及“方法——问题”结构在习题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旨在挖掘中学物理的典型问题与常用的解题方法的联系,使问题与方法结构化,系统的、有计划的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训练,从而发挥结构的整体功能,提高应用物理科学方法高效地、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他文献
中国的资源能源节约问题,可用两句话来概括:一是从纵向比,资源的利用效率取得了明显的提高。从1980年到2000年,20年期间累计节能64%,而世界同期的平均水平是下降了19%,OECD国家下降了
高中历史课堂创新教学是高中阶段开展历史学科创新教学的主渠道。历史教师是高中历史课堂创新教学的主要实施者。要顺利实施历史课堂的创新教学,就有必要对高中历史课堂创新教
课程资源的开发是一个新兴的课题。对于课程资源概念的确立及相关理论研究、实践研究主要集中于共性层面,而对特殊地域的个性和优势关注不够。在我国,有关化学实验课程资源开
在宏观经济统计数据中,GDP(国内生产总值)是一项重要的总量指标,故其数据质量也一直备受关注。文章以数据匹配性为立足点,选择了GDP这一宏观经济统计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阶段英语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为他们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英语写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