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牛巴沟泥石流位于四川省九寨沟县勿角乡新阳村境内,距九寨沟县城约28km,S205省道从沟口处通过,灾害体位于汤珠河左岸,流域面积约18×10~4m~2,主沟长800m,为坡面型泥石流。该泥石流沟曾在1976年、2003年暴发过两次泥石流,之后受“5.12”和“8.8”两次大地震的影响,泥石流范围逐渐扩大,沟道内松散固体物源也随之增多,在径流作用下沟道上游缓坡区域已出现明显向下垮塌的现象。当降雨量达到激发雨量时发生较大规模泥石流灾害的可能性较大,将直接威胁沟道下游73户村民约达248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位于沟口处的公路与河流也将受到淤积拥堵的威胁。因此,对大牛巴沟泥石流的发育特征及危险性评价进行详细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现场调查和相关资料的收集,查明了大牛巴沟泥石流的自然与地质环境条件,以及沟域的物源分布情况。(2)分析大牛巴沟泥石流的发育特征,主要为大牛巴沟泥石流的流域特征与形成条件。根据地形与物源特征把大牛巴沟泥石流流域划分为清水区、形成流通区、堆积区。通过工程地质测绘、物探、槽探等勘查方法,确定大牛巴沟内的物源类型与分布特征,并详细分析其形成条件。(3)计算大牛巴沟泥石流的运动特征参数,即对泥石流的容重、流速、流量、一次泥石流过程总量等参数进行定量计算,得出大牛巴沟泥石流属于坡面粘性泥石流,现处于发展阶段。(4)在泥石流的发育特征研究和运动特征参数计算的基础上,采用了刘希林改进的单沟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模型和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评价模型对大牛巴沟泥石流的危险性进行评价。将2种方法的评价结果与现场调查数量化评分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得出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评价结果与现场调查结果较吻合,也表明了层次分析法能够较准确的得出大牛巴沟泥石流的危险性等级。(5)根据大牛巴沟泥石流的发育特征、危险性等级和保护对象,采用主动排导的思路,提出了“排导槽+防洪堤”的工程防治措施,并与生物防治措施相结合对大牛巴沟泥石流进行综合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