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董秋斯是中国历史上有影响的翻译家之一,和众多的翻译家一样,他为中国翻译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不仅翻译了许多国外名家的文学著作,而且在翻译理论建设和翻译批评方面也做出了突出贡献。
本文在前人对董秋斯的翻译研究基础上,以安德烈·勒菲弗尔的“意识形态”为基础,首先阐述了董秋斯所在时代的意识形态的现状以及董秋斯个人的意识形态思想,继而分析了在意识形态影响下,董秋斯在不同阶段对翻译作品的文本题材选择,包括革命思想类、战争题材类、写实主义小说类、传记类和童话故事类等,接着分析了他意识形态影响下采用的异化翻译策略,在其翻译作品中主要表现为对原文语言结构和异域文化特色的保留。根据分析得出结论,董秋斯的文本选择和异化策略都深受当时社会及个人意识形态的影响,其文本选择紧跟意识形态的发展和变化,而其异化策略也是深受“传播外国文学,以重构和推动中国新文学发展”这一社会意识形态和“完全忠实于原文”及“模仿”翻译思想的影响。
董秋斯对中国翻译事业的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虽然,他的翻译理论和翻译作品都存在一些局限性,但是,董秋斯在翻译方面所作的贡献大大超过了其局限性。他的翻译研究推动了当时中国翻译理论的发展,对后人的翻译实践和研究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综上所述,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翻译家的意识形态倾向的研究来阐发其现实意义,同时对后人的翻译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