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高碑店市大义店村“冰雹会”研究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gver5r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仪式传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我们自从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社会、政治的急剧转变,这些仪式传统正面临着消失的威胁,因此对他们进行广泛及有系统的研究是刻不容缓的。中国自周代开始就有制礼作乐的传统,这一传统流传至今,在社会上尤其是在农村的个别地方依然深受人们的热爱,礼、乐的密切融和这一现象不容忽视,只要有礼必定有乐,礼乐结合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这样一个科技、文明日益发达的社会,为何仍然存在这种现象?这不能不引起学者们对其进行思考与分析。河北省高碑店市张六庄乡大义店村建于明朝之初,迄今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了,由于该村及其周围地区经常遭受雹灾侵袭,所以人们为了驱雹禳灾的目的而建立了冰雹会,随着与冰雹会相关的一系列仪式如悬神、请神、拜神、送神的确立,拾幡会也随之建立,成为了专门服务于冰雹会的乐种,在仪式的各个阶段进行演奏,从此,只要冰雹会有活动,拾幡会也必定效力,二者成为密不可分的整体,在举行冰雹会的仪式过程中礼乐的完美结合充分的体现了出来。每年的正月十三、十四、十五、十六都是该村最热闹的时候,全村及邻村老少不论何种身份、或身在何方都会在这时相聚并参加该活动,这已经成为该村的最重要的活动之一了。本村除了音乐会之外还有诸多花会,他们共同构成了该村的精神文化生活,成为村民们生活的一部分。但是如今活动频繁的只有冰雹会、拾幡会、及音乐会,这三者相互联系关系密切,为何在其他会种延续中断的情况下而这三个会种能够得以幸存,这其中的原因是值得让学者们深思的。最值得提及的是该村的拾幡会与音乐会与一般意义上的拾幡会与音乐会是不完全一样的,他们在乡村礼俗中各担其职,充分的体现了神圣性与世俗性的融合。在当今社会为何这个村落的人们对该仪式如此的重视,且为何该村的冰雹会历经数载但仪式及音乐曲目保存依然完整,冰雹会仪式中音乐所起的作用是什么,二者为何会完美的结合,以及怎样的结合,为何拾幡会和音乐会会同时存在,他们在冰雹会中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局内人及局外人对此是如何看待等等,都是值得进一步的研究的。
其他文献
唐代实行开放的民族交融政策,国富民强,富足的经济基础为服饰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当时唐代是世界上最繁荣的文化中心。在初期到盛唐时期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面,社会生产力与经
“比兴”是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一种修辞手法,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传统表现技法。它在诗歌中的广泛运用,使其增添了无穷的艺术魅力。同样,中国花鸟画创作也离不开“比兴”艺
茶文化吸收了儒、释、道的精义,并且在茶事活动中融入了哲理、伦理、道德等思想内容,通过茶的品饮来修身养性,参禅悟道,达到精神上的洗礼和人格上的澡雪。   茶文化与中国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