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尺度对半干旱半湿润流域洪水预报模型的影响研究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ghjkev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流域水文模型的研究,南方湿润地区的工作做的较多,计算方法也比较成熟,而北方半干旱半干湿(后文简称半干湿)地区的工作做的较少,无论国外的还是国内的流域水文模型,在半干湿地区使用时都存在某些问题。因此深入研究半干湿地区的水文模拟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水文时间尺度的研究大多是以年、月、日为间隔的尺度,而对基于洪水预报模型之上以小时为时间尺度的研究则非常的少。基于洪水预报模型之上以小时为时间尺度的研究对于提高洪水预报模型的精度、分析不同地区、不同气候类型下洪水预报方案,以及研究降雨观测时间等一系列问题具有重要的价值。另外,对这方面研究的展开,有利于深入认识如何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上来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水文模型,有利于分析同一水文模型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参数间的相互转换规律。本文介绍了半干旱半湿润流域洪水预报模型(后文简称为SAH模型),并以文峪河流域为例,从时间尺度方面对SAH模型进行了进一步研究。由于不同尺度模拟的需要,对降雨资料尺度转化处理,需引入分形理论,并应用分形理论的相似性原理,对降雨数据分别进行时间聚集和时间解集,即将基础1h降雨资料聚集成2h、3h时间间隔的降雨资料,解集成0.5h时间间隔的降雨资料。结合静态参数方法和动态参数方法,研究降雨的时间尺度对径流模拟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径流模拟对降雨时间分辨率变化较为敏感,采用不同时间分辨率的降雨资料进行模拟时水文参数不能互相移植,必须重新调节参数。降雨时间分辨率变化对径流模拟结果虽然有重要的影响,但从静态参数模拟评定结果看,1h、2h、3h时间尺度下模拟结果都比较好,所以不能盲目地认为其分辨率越高(尺度越小)模拟的结果越好,模型模拟尺度应该有个上下阀值,而且在阀值范围内,应有一最佳模拟尺度。因此在模拟的过程中寻求这个阀值及最佳模拟尺度,既可以节省大量的计算时间又可以避免高分辨率带来的误差。
其他文献
进水口边界条件是漩涡形成的主要诱因之一,非对称边界进水口在水工建筑物中较为常见,更易产生漩涡,其漩涡特性研究既具理论意义更具实用价值。 本文采取物理模型试验与数值模
背景:以染色体显带为基础的常规细胞遗传学技术,包括染色体G显带、高分辨及其它显带技术(R、Q、N、C、G11、X小体、Y小体、SCE),在染色体研究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并发现了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