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形地下车站层间位移角抗震性能限值研究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45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结构建设已经进入高潮。但是由于轨道交通结构的功能性限制以及城市活动断层普查工作的滞后性,使得越来越多的地下车站并不能有效避开或者远离地震断层,这样地下车站就会受到强震的影响。  地下结构的震害记录表明,地下结构在强震作用下可能会发生严重的破坏。此外,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结构造价昂贵,且其一旦发生破坏,除了破坏隐蔽和修复困难外将带来更为严重的直接和间接损失。因此,确保地下车站抗震安全性有着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本文通过大量的有限元计算及试验数据统计分析,进行层间位移角抗震性能限值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修正动力增量分析。  在动力增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修正动力增量分析方法,即把分析分成两步,首先采用等效线性化进行一维土体自由场分析,然后采用反应加速度法进行结构非线性分析。  选取结构型式、场地类别、地震波、土层层厚、结构埋深5个影响因素,设置25个工况,进行修正动力增量分析,得到层间位移角动力增量分析曲线。  (2)试验数据统计分析。  统计美国Peer数据库及近年来国内试验数据,主要包括型钢混凝土柱、钢管混凝土柱、型钢混凝土框架、钢管混凝土框架试验数据。所有试验数据均从混凝土强度、轴压比、剪跨比、含钢量方面进行了数据分布分析。  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取每组试验数据的平均值减1倍标准差(保证率为84.13%)作为评判结果,得到了各组试验层间位移角限值。  (3)根据钢筋混凝土框架弹性及弹塑性变形解构规则,得到框架层间位移角与柱层间位移角的关系,将所有试验数据汇总,得到试验框架屈服点位移角、最大荷载点位移角、极限位移点位移角。  (4)综合修正动力增量方法计算结果及试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参照地面各性能点确定原则,得到各性能点层间位移角限值。  (5)工程实例分析。  选取上海市轨道交通某线地下车站进行实例分析,分别采用E1(小震)、E2(中震)和E3(大震)地震波,进行地下车站结构抗弯、抗剪及变形验算,采用本文得到的各性能点层间位移角限值对其抗震性能进行评价。  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对进一步工作的方向进行了简要的讨论。
其他文献
通过在混凝土中加入橡胶粉进行改性,能够提高混凝土的韧性、抗裂性和变形能力,同时减少了橡胶等废弃物的排放,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但是将橡胶粉加入到混凝土中会导致其强度明显下降,制约了橡胶混凝土的应用。若将钢纤维掺入到橡胶混凝土中,将能发挥钢纤维对混凝土的阻裂、增强、增韧作用,不仅能使橡胶混凝土原有的韧性、抗裂性等性能得到进一步的改善,而且会降低由于橡胶粉的加入所导致混凝土强度降低的影响。本文对掺入不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开始对自己所居住的建筑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从最初的满足最基础生存需要的洞穴到如今追求建筑形式美观而衍生出的超高层、大跨空间结构。当结构的形式
作为重要的交通生命线工程,大跨度多塔斜拉桥因其较强的跨越能力和优美的造型,在国内外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由于其复杂的结构形式,一旦在地震中遭受破坏,将会导致巨大的经济损
复合地基在地基处理中广泛应用,而对复合地基尤其是组合桩复合地基的动力特性研究却远远滞后。本文设计了CFG长桩-水泥土短桩组合桩复合地基以及CFG芯桩-水泥土环桩组合桩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