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部分优秀女子撑竿跳高选手最后两步助跑与起跳技术的分析

来源 :北京体育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gao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撑竿跳高是田径运动项目中技术最为复杂的项目之一,它既反映了体能类项群的显著特征又反映了技能类项群的本质属性,正确的动作技术和熟练程度是决定撑竿跳高运动成绩的主要因素。完整的撑竿跳高技术包括持竿助跑、插穴起跳、悬垂摆体、拉引推竿和过竿落地五部分。撑竿跳高运动要求运动员借助助跑所获得的水平动能,通过积极、充分的起跳,将水平动能转化为撑竿的弹性势能,运动员由此腾起一定的高度越过横竿。因此研究撑竿跳高的助跑与起跳技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影片拍摄法、影片解析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方法对我国部分优秀女子撑竿跳高选手最后两步助跑与起跳技术进行运动学分析,其研究结论如下:  1.我国部分优秀女子撑竿跳高选手最后两步助跑技术整体上呈助跑速度逐渐加速、助跑步长逐渐缩小状态。国际健将组、健将组选手助跑速度呈逐渐加速状态,倒一步步长小于倒二步的步长,一级组选手助跑速度呈减速、最后两步出现“拉大步”的现象。  2.我国部分优秀女子撑竿跳高选手握竿点高度整体上在4.10米以上,国际健将组选手握竿点高度最高,其次是健将级,一级组最低。在起跳动作充分条件下,起跳时间与起跳效果负相关,国际健将组起跳时间最短,健将组次之,一级组最长。  3.我国部分优秀女子撑竿跳高选手双手举竿速度都是左手快于右手,健将组双手举竿速度快于国际健将组,一级组最慢。我国部分优秀女子撑竿跳高选手腾起角度在21度-26度之间,一级组腾起角>健将组>国际健将组;国际健将组和健将组上握手投影点与起跳点距离在合理范围内,一级组上握投影点与起跳点距离偏小。  4.我国部分优秀女子撑竿跳高国际健将组选手腾起水平速度损失与垂直速度增加均小于健将组,一级组水平速度损失、垂直速度增加都最大。国际健将组着地角、蹬地角都大于健将组,说明国际健将组起跳蹬伸充分;一级组着地角过大,蹬地角最小。  5.在起跳过程中,我国部分女子撑竿跳高选手整体上表现出上握竿肩关节打开较充分,下握竿肘关节能形成较牢固的支撑,国际健将组上握肩角和下握肘角都大于健将组,一级组角度较小。国际健将组在起跳过程中蹬摆送髋充分,膝关节蹬伸充分,踝关节蹬伸积极有力,形成良好的起跳效果,健将组起跳腿蹬伸程度劣于国际健将组,一级组在起跳过程中蹬伸不充;表现出国际健将组髋、膝、踝关节角度均大于健将组,一级组各关节角度最小。
其他文献
网球比赛是网球运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每年都会在全世界范围内举办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比赛,运动员通过参加比赛取得赛事的积分和奖金,才会有资格参加更高级别的赛事,这是国
充分发挥发电机无功电压调节潜力,改善电网电压质量,是电力系统无功电压控制的重要目标。从改善电网全运行电压水平角度出发,提出了发电机励磁系统调差系数优化整定策略。分
大众游泳是以游泳动作为基本手段,以增进身心健康、丰富业余生活为直接目的的各种游泳活动的总称。孟加拉国作为南亚发展中国家的孟加拉国,处在亚洲南部,印度洋孟加拉湾以北,是世
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对10名青年男性动、静态平衡控制的过程进行测试,分析得到动作稳定控制过程中运动学、动力学、肌电参数特征规律,以及此过程中平衡控制的特征规律。通过对动
研究目的:观察有氧运动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脑动脉平滑肌自发瞬时外向电流(STOCs)的影响。  研究方法:选用雄性SHR24只,随机分为高血压安静组(SHR-SED)和高血压运动组(SHR-EX)。后
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掌握一项喜爱的运动技能,达到增进健康的目的,是体育教学所追求的目标,体育课程的性质决定了体育课程不能脱离运动技能,本研究选择中学生最普及的运动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