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个性相同的悲惨命运——威廉斯笔下阿曼达和布兰琪的比较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bca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身份区别的角度,分析了威廉斯两部重要剧作《玻璃动物园》和《欲望号街车》中身份的区别,指出他在这两部剧作中分别叙述了自己的母亲和他本人的人生悲剧。本文分四个章节,内容如下:   第一章首先简要介绍了田纳西·威廉斯的生平及其文学成就,国内外学术界对其作品的评价,以及本文运用的身份区别,对其作品分析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以及论文的整体布局。   第二章开始论述两位女性形象的相同点,一是她们都生活在孤独的绝望中,阿曼达被丈夫抛弃,两个孩子不成器,独自一个人支撑局面。布兰琪丈夫自杀,亲人相继离去,失去家园,工作,被斯坦利驱逐并强奸,被米奇唾弃。二是她们都习惯于通过想象逃避现实;阿曼达不住地谈论美好往日。布兰琪规避年龄问题,想象自己依旧被昔日的老同学、现在的百万富翁所追求。三是,两人性格中有一种破坏性,作茧自缚。两个人共同点就是嘴都挺坏,喜欢以唠叨来缓解压力,但反过来给自己带来了麻烦。阿曼达负面的唠叨使得劳拉更加缺乏自信,让汤姆更加感受不到家的温暖,最终离家出走;而她丈夫离家的原因,可能也与此有关。布兰琪不当的语言是丈夫自杀的原因之一,在背后说斯坦利的坏话,让本来就对她不满的斯坦利最终决定想办法赶她走。她们都喜欢撒点小谎,有的时候无伤大雅,有的时候则会招惹麻烦。阿曼达哄骗朋友订杂志,用粉扑做同性恋骗子等。布兰琪撒谎说从不喝酒,对米奇撒谎年龄,装纯真等。   第三章分析了两人的不同点,她们的差别也是很大的,最明显的就是阿曼达吃苦耐劳,富有责任心,虽然有时候逃避现实,但从来不失现实.由于对儿女的责任,她勤俭持家,卖杂志贴补家用,让女儿上职业学校,后来又想办法给她找个负责任的丈夫,以便有个未来。而布兰琪则过分脆弱,一味逃避现实。她面对危机的方式只有逃避,除了幻想之外,缺乏面对现实挑战的能力。失去了家园,而且她过分依赖陌生人的好意,导致她在小镇的堕落。通过对两人的比较,说明威廉斯在创作这两个存在明显差距的人物有着不同的意图。阿曼达是威廉斯母亲的戏剧化形象,而布兰琪则是威廉斯本人的戏剧化形象。   第四章为全文总结。通过论证,总结出田纳西·威廉斯通过创作这两部戏剧,揭示出威廉斯家族两代人的悲剧,同时也揭露了美国普通家庭的悲剧生活。
其他文献
珍妮弗·伊根,当代美国女作家,凭借其作品《恶棍来访》获得2010年美国国家书评奖和2011年普利策小说奖。这部小说由十三部分组成,分别讲述了一群摇滚青年约从1970年到虚构的2
安东尼·特罗洛普(1815-1882)在英国文学史上堪称是一位奇才,他一生笔耕不辍,务实谦逊,创作出了四十七部长篇小说,再加游记、传记、短篇小说等多达七十余部卷帙浩繁的著作。《剑
随着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以及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际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社会对大学生的英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大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途径,大学英语教育也受到越来
本文结合心理学边缘型人格障碍理论,对田纳西·威廉斯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欲望号街车》中女主人公布兰奇的边缘型人格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作为美国戏剧史上承前启后的核心人物,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