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研究拟通过对某大学医学院大学生进行纯音听力测试和基于健康信念理论的医学院大学生听力损失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了解医学院大学生听力损失患病率现状,医学院大学生听力健康知识现状,医学院大学生听力健康信念情况,分析听力损失健康信念与行为的关系,听力损失相关行为与医学院大学生听力损失的关系,以及健康信念与听力损失相关行为的关系,为提出个性化、切实可行的干预计划提供有效的依据,提高医学院大学生健康信念水平,促进医学院大学生听力损失不良行为的转变,降低医学院大学生听力损失的患病率。研究方法本研究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某大学医学院大一至大四的全部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由受过专业培训的测听人员对每个学生进行纯音听力测试和问卷调查。本研究共发放2100份问卷,回收2033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6.8%。本文采用自制的问卷进行调查,包含一般情况,听力健康知识,听力健康信念量表,听力损失相关行为四个部分。采用Epidata 3.1软件对数据进行双录入,利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检验量表的信效度,通过单因素分析医学院大学生听力损失患病率情况、医学院大学生听力健康知识认知情况、医学院大学生听力健康信念的得分情况以及医学院大学生听力损失相关行为情况,采用回归分析听力健康信念与医学院大学生听力损失相关行为的关系,听力损失相关行为与医学院大学生听力损失的关系。研究结果1、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得到6个公因子,符合健康信念理论模型的结构,量表结构效度好;总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较高,因此该量表能够用以评价医学院大学生的听力健康信念水平。2、本研究共对2100名医学院大学生进行纯音听力测试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033份,问卷回收率为96.8%。其中大一596人(29.3),大二556人(27.3%),大三555人(27.3%),大四326人(16.0%);男生609人(30%),女生1424人(70%);其中临床医学865人(42.5%),护理专业420人(20.7%),预防医学241人(11.9%),口腔专业134人(6.6%),药学专业106人(5.2%),健康管理专业164人(8.1%),卫生事业管理专业103人(5.1%);平均年龄20.52±4.77岁。3、在接受纯音听力测试的2033名医学院大学生中,患有低频听力损失的有89人,占4.4%;患有中频听力损失的有33人,占1.6%;患有高频听力损失的有195人,占9.6%。男生患有低频听力损失的有29人,占4.8%;男生患有中频听力损失的有4人,占0.7%;男生患有高频听力损失的有75人,占12.3%。女生患有低频听力损失的有60人,占4.2%;女生患有中频听力损失的有29人,占2.0%;女生患有高频听力损失的有120人,占8.4%。4、描述性分析结果显示,医学院大学生部分听力健康知识知晓率偏低,听力健康知识掌握不全面。5、男生的健康信念得分普遍低于女生,高年级学生的健康信念得分普遍低于低年级学生。回归结果显示,感知到的行为转变障碍、自我效能、行为改变益处、行为线索是听力损失相关行为的影响因素。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级,性别,音频设备外放每日频率,嘈杂环境下提高耳机音量概率,戴耳机听音乐或广播入睡的频率,音频设备戴耳机每日使用频率,手机通话特点,音频设备戴耳机使用的最大音量,出入娱乐场所的次数,果蔬摄入量,耳机类型是医学院大学生听力损失的影响因素,其中女生、果蔬摄入量是医学院大学生听力损失的保护因素。结论听力健康信念量表信效度较好,能够用以评价医学院大学生的听力健康信念水平。医学院大学生高频听力损失患病率偏高,医学院大学生部分听力健康知识知晓率偏低,听力健康知识掌握不全面,医学院大学生听力健康信念水平不高。听力健康信念会对听力损失相关行为产生影响,听力损失相关行为会对医学院大学生听力损失产生影响。政府、学校等相关管理部门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大学生的听力健康和科学用耳护耳方面的相关知识,采取合理的筛查方式来早期发现大学生听力异常者,及早进行干预,以防听力水平的进一步下降,对未来的生活工作产生不良的影响。建议对大学生采取基于健康信念理论的干预措施,提高大学生健康信念水平,促进听力损失相关不良行为的转变,降低大学生听力损失的患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