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阿托伐他汀钙片是临床广泛应用的降脂药,有降低TC(Total cheolesterol,总胆固醇)和LDL(Low-density lipoprotein,低密度脂蛋白)的作用,同时因其能抑制血小板聚集,进而可发挥抗血栓作用。CMBs(Cerebral microbleeds,脑微出血)在磁敏感加权成像序列、磁共振T2加权梯度回波序列上呈现小圆形或卵圆形病变,通常为直径2~5mm。CMBs是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阿托伐他汀钙片是临床广泛应用的降脂药,有降低TC(Total cheolesterol,总胆固醇)和LDL(Low-density lipoprotein,低密度脂蛋白)的作用,同时因其能抑制血小板聚集,进而可发挥抗血栓作用。CMBs(Cerebral microbleeds,脑微出血)在磁敏感加权成像序列、磁共振T2加权梯度回波序列上呈现小圆形或卵圆形病变,通常为直径2~5mm。CMBs是卒中后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阿托伐他汀钙片与CMBs及出血风险之间的相关性存在争议。本研究分析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片与缺血性卒中的CMBs关系,以及卒中并发CMBs的相关危险因素,指导缺血性脑卒中并发CMBs的临床用药,优化个体化治疗方案。方法:纳入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就诊于我院神经内科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203例入组,入组标准:(1)诊断标准需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2)需要接受他汀药物治疗的缺血性卒中患者,他汀药物选用阿托伐他汀钙片;(3)接受阿司匹林治疗的患者;(4)所有患者均行头颅磁共振检查(T1WI、T2WI、FLAIR及SWI序列)。排除标准:(1)存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禁忌的患者(肝病、肌病、妊娠及哺乳期女性等);(2)接受溶栓、抗凝、介入及联合其他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3)心源性卒中、其他病因及不明原因卒中患者;(4)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5)随访期行抗凝或血管介入治疗、肝功/肌酶等指标升高或严重肌痛/无力等不适继续治疗的患者。其中男性128例,女性75例,平均年龄73±10岁。根据有无CMBs分为CMBs阳性组和CMBs阴性组,收集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病史、糖尿病病史、冠心病病史、吸烟史、饮酒史、血脂等)分析卒中并发CMBs的危险因素。将CMBs阳性组分为阿托伐他汀钙片40 mg剂量组和20 mg剂量组。其中男性64例,女性40例,平均年龄74±10岁。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半年)的CMBs病灶数目变化情况。结果:1、CMBs阳性组与CMBs阴性组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间年龄、吸烟史、高血压病、糖尿病、TC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间性别、饮酒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TG(Triglyceride,甘油三酯)、LDL、HDL(High-density lipoprotein,高密度脂蛋白)、脂蛋白A、同型半胱氨酸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2、将单因素分析有显著差异的自变量(年龄、吸烟史、高血压病、糖尿病、TC)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74,95%CI,1.035~1.114;P=0.000)、吸烟史(OR=4.127,95%CI,1.957~8.627;P=0.000)、TC(OR=1.946,95%CI,1.376~2.752;P=0.000)为CMBs的独立危险因素。3、40mg剂量组治疗前后CMBs病灶数目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20mg剂量组治疗前后CMBs病灶数目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40mg剂量组和20mg剂量组治疗前CMBs病灶数目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CMBs病灶数目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1、缺血性脑卒中后40mg降脂治疗不会增加原有CMBs病灶的数目,对卒中后出血转化影响较小。2、缺血性脑卒中并发CMBs与年龄、吸烟史、高血压病、糖尿病、TC等相关危险因素有相关性,提示年龄、吸烟史、高血压病、糖尿病、TC与CMBs呈正相关。临床上可常规检查高龄老人的磁敏感加权成像,防止脑出血等不良事件发生。3、多因素分析年龄、吸烟史、TC是卒中并发CMBs的独立危险因素,戒烟、维持血脂的稳定对卒中后CMBs是十分必要的。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初治患者接受复方黄黛片诱导治疗期间血细胞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以2005年0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采用复方黄黛片单药诱导治疗的59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初治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诱导治疗期不同观察截点的外周血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和外周血、骨髓中早幼粒细胞为观察指标开展研究。结果:1.本组共纳入初治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59例,其中男性
《松鼠》一课教学,观察小组围绕三个维度开展观察,即评价信息的处理是否呈现了结构化特征、评价信息的处理是否显现了提升性效果、评价信息的处理是否呈现了进阶式过程。教师对于评价信息的处理,大部分是有效的。观察小组认为,要倡导基于目标导向的教学,追求信息迭代的学习,采取结构优化的策略。
水生态修复技术利用水体环境中的动植物以及生物群落来降解、转化或者吸收水中的污染物,从而改善水环境,在治理水污染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文章在分析了水生态修复技术产生的背景和特性的基础上,探讨了水生态修复的主要技术类型及其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方法和应用效果,结果证明水生态修复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水质,提高河流自净能力,还能美化河流周围的环境,具有极大的发展优势。
本文从方言调查实践出发,主要讨论调查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音值问题,指出方言比较不能只停留在归纳音位上,更应该注意具体音值。方言比较有时候需要"去音位化"或"再音素化",才能更容易说清楚语音演变规律。文章最后对汉语方言中比较典型的几种音类的实际音值进行具体分析。
目的:分析青年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及病因分型,归纳总结其特点,建立青年脑梗死患者的风险预测模型,为青年脑梗死患者的预防提供临床理论支持。方法:收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2年-2020年间首诊为缺血性脑卒中的青年(18-45岁)患者290例,设为实验组,并按年龄划分为A、B、C三个亚组(A组18-25岁,B组26-35岁,C组36-45岁);同时收集该时间段内缺血性脑卒中的中老年患者(>45
背景目的脑卒中目前是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颈部动脉夹层(Cervical artery dissection,CAD)可以形成壁内血肿导致血管狭窄甚至闭塞,进而出现脑缺血症状,导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卒中发生。本研究旨在通过研究CAD继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预后分析等,为临床诊断及预后判断提供帮助。方法登记2016年1月-2020年12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诊治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外侧延髓梗死(Lateral medullary infarction,LMI)及内侧延髓梗死(Medial medullary infarction,MMI)的临床特点和发病机制特点,及其与临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11月就诊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经颅脑磁共振弥散加权像(DWI)证实为急性延髓梗死(Medullary infarction,
目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起病隐匿且病程进展缓慢的常见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进行性的认知功能损害和行为损害,该病早期症状不显著、易混淆。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被认为是正常衰老与AD之间的过渡阶段,仅有轻度的认知障碍,但还没有达到AD的诊断标准。早期识别正常衰老脑、MCI、AD以及对病情的监
目的认知障碍是正常压力脑积水(NPH)患者常见症状,临床表现常比较隐匿,这就给此类患者评估带来困难。脑脊液分流术是治疗NPH的有效方法,早期手术可明显改善患者病情及预后,但对认知障碍的影响尚无定论。本研究以NPH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影响此类患者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探讨脑脊液分流术对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为NPH患者规范评估和治疗提供依据。研究分为二个部分:(1)正常压力脑积水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