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埃里克森提出青少年的发展课题主要是同一性确立对同一性混乱,这一时期青少年开始面对选择与承担责任,是生理、心理和社会统一的关键时期,他们通过自我的综合作用,开始形成自己的信念、目标和价值观,并且体验和感觉在现在、过去和将来时空中自己的内在一致性与连续性,以及他人对自己的连续性或者一致性的知觉与意识。初中生处于青少年发展的中间阶段,与小学生相比,他们的自我意识更加强烈,对他人的依赖性与接受性逐渐降低,进行自我探索的投入也在逐渐增多,与高中生相比,他们有更多的经历和时间去进行探索。团体辅导以成员的实际心理需求为出发点,通过一系列的心理游戏让成员可以深入挖掘自己的内在特质,从而深入的体会自我认识与情感,在自我反思的过程中形成一种积极的处事态度和方式。而在叙事的过程中,个体可以通过运用叙事疗法的理念和技术,在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将问题外化、重写、解构和丰富,使个体能够发现问题故事外全新的可能性,最终能够建构过去、体验现在并且期待将来,因此根据初中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特点运用叙事取向团体辅导方案,对初中生的自我同一性发展进行辅导,既符合学生成长的需要,又能充分满足学生探索的需求。本研究采用心理测量法结合叙事取向团体辅导活动,针对存在自我同一性发展危机的初一学生进行心理辅导。选取3个同质班级,分为实验班、控制班1和控制班2,发放自我同一性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6.7%,选择117名被试参与本研究。根据叙事治疗理论和问卷调查结果了解初一学生自我同一性的问题,设计初中生自我同一性的叙事取向团体辅导方案,采用前后测实验组和控制组的设计,实验班给予叙事取向团体心理辅导,控制班实施课程讲授。研究结果表明叙事取向团体辅导对初中生自我同一性的现在的自我投入、过去的危机、将来的自我投入的愿望等方面辅导效果显著,即时辅导和延时辅导均有较好的效果。质性分析结果也说明叙事取向团体辅导能有效的提高初中生的自我同一性。叙事治疗的教学态度以尊重、好奇和珍惜为主,学生在这样的团体中更愿意吐露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而团体活动本身就具有一种团体凝聚力,学生能够更加放松的在团体中来分享自我,因此将两者相结合更有利于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建立与发展。而且本次团体活动主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所有活动主要围绕学生叙说自己的生命故事来开展,这与当今初中生愿意表达自己观点的心理特征相吻合,学生的每一次叙说都是对自己新建立起来的生命故事的不断强化,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既得到了他人的支持,也为他人提供了正向的支持,而在面对其它成员发生变化的过程中时,他们会增强自己以后在面对相似问题时克服困难的勇气与决心,从而给整个团体带来希望感,促进学生自我同一性的整合。所以叙事取向团体辅导对初中学生的自我同一性水平的辅导效果与巩固效果也要优于课堂讲授,所以叙事取向团体辅导可作为中学生同一性心理辅导的一种方法进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