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并购规模与经验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 ——基于我国大型制造业企业的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ylianyangde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推动我国企业迈向价值链高端环节、成为世界一流企业、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手。近年来,我国企业实力不断增强,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但其在技术创新等方面和世界卓越企业仍然存在差距。尤其对于制造业企业而言,如今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其创新能力与其在价值链中的地位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影响越来越突出。因此,探索制造企业提升技术创新绩效的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获得外部创新资源的主要方式,跨国并购已成为提升全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收购发达国家公司成为中国企业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和缩小与世界领先企业差距的一种重要途径。这种途径使并购企业积极地改变企业的研发方式、促进创新产出、获得外部研发资源、增长其创新能力、促进创新产出。在这样的背景下,制造业企业关于跨国并购、技术创新绩效、创新管理的问题逐渐得到学术界和实业界的广泛关注。因此,本文以大型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以2010-2019年的数据为样本,立足于跨国并购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这一基本问题,研究跨国并购规模、跨国并购经验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吸收能力为中介变量,以所有权性质、非沉淀性冗余资源为调节变量,构建变量之间的关系模型,检验出关系模型的具体作用机制,并通过案例进行对比分析,有效丰富与拓展了创新领域与跨国并购领域的研究。本文研究发现:(1)大型制造业企业中,跨国并购规模对技术创新绩效有积极影响;(2)跨国并购经验对技术创新绩效有积极影响;(3)吸收能力在跨国并购规模与技术创新绩效、在跨国并购经验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4)相比于其他性质的企业,国有企业负向调节跨国并购规模和经验对技术创新绩效的积极影响。研究表明,为促进企业创新,企业应根据不同的跨国并购规模、跨国并购经验,调用不同的能力和资源,从而更好的进行创新。结论为制造企业提升技术创新绩效提供了新的方法,为企业跨国并购决策提供经验证据和决策参考,对企业响应国家创新战略的号召,进而实现转型升级迈向价值链高端环节,较快成为世界一流企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管党治国的实践中,基于党的领导地位,党的机关和行政机关往往采取“联合行文”的方式实现既定的治理目标,从而产生了诸多“党政联合行文”。进入新时代,伴随着党的全面领导的加强,党政联合行文现象愈发普遍,且逐渐彰显出无可替代的制度优势和独特治理效能。党政联合行文在实践中遭遇的困境,源于对其法律性质的认识不清,并由此引发了理论上的争议。为准确认定党政联合行文的法律性质,需要构建起双层梯级
<正>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文章从县域资源实际出发提出调整产业结构,在确保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发展特色产业,打造“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生态宜居是农村生产生活的基础,只有保护好农村人居环境,乡村才能可持续发展;乡风文明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传承农耕文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安定团结、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构建自治、法治、德治融合共治的局面,着力提高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
期刊
协调国机制是东盟对外关系的制度创新。在缺少区域共同外交政策的背景下,它构建了一个与轮值主席国明确分工、由成员国共同参与并一对一负责协调与全面对话伙伴国关系的制度框架。这一安排不仅确保东盟国家能就对外政策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调,而且使得东盟可以利用成员国的双边外交资源服务于区域的整体利益。它也是建构东盟政治安全共同体的社会化机制。本文以泰国、新加坡和菲律宾在担任对华关系协调国期间对南海问题的协调为例,
作为“后脱欧时代”“全球英国”构想的一项关键战略举措,近年来英国强势启动了“向印太倾斜”的进程,并对其南海政策作出了一系列重大调整,主要表现为突出南海威胁感知、强化选边站位的政策导向,增强地区军事存在、提升武力介入的政策效度,入局印太安全架构、积极拉拢南海问题当事国等。这些政策动向既是“全球英国”构想下战略重心调整的客观需求,也是维系和发展英美两国特殊关系的必然结果,更是巩固和拓展南海地缘战略利益
本文阐述了著名语言学家、语言教育家、资深翻译家潘文国教授的语言独特性理论,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应通过对比研究发现语言特点和规律,建立语言独特性理论,衍生出相应的语言教学法。文章还讨论了语言独特性理论的基本原理,具体探讨了汉语的特征及其独特性理论以及相应的汉语教学法。文章最后分析了语言独特性理论对语言教学的启示,认为语言教学法特别是外语教学法的确定,应该注重母语汉语干涉的外语教学环境因素,深刻认识母语
SARS和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严重影响我国旅游经济发展,研究疫情冲击下我国省域旅游经济韧性水平对于旅游业恢复重振及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通过构建疫情冲击下旅游经济韧性评价体系,综合运用空间差异测量指标,全面揭示了两次疫情冲击下我国省域旅游经济韧性的空间分布格局与空间差异特征,利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分析高、低旅游经济韧性的组态影响因素,并阐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在空间格局
对陕西延安广泛种植的12个苹果品种的果实理化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瑞雪、晚熟富士、华冠的去皮硬度均在8 kg/cm~2以上,显著高于金冠、信浓红和秦脆(P<0.01),秦冠、嘎拉、早熟富士、千秋、蜜脆、元帅依次居中。信浓红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低,为11.7%,其次为元帅和嘎拉(12.5%),显著低于其他参试品种(P<0.01)。蜜脆的总酸含量最高,达到0.5%,显著高于其他参试品种,而秦脆、元
由于城市社会经济的不断繁荣,城市交通碳排放问题逐渐成为了当今城市发展困局中越发突出的一部分。基于精细化城市交通仿真模型构建了一种城市交通碳排放精准测算与分析方法,同时提出了搭建精细化仿真的应用步骤。结合仿真输出数据特点,主要对城市交通CO2、CO、HC三种碳排放指标进行了测算。在此基础上,以苏州古城区工作日早高峰时段为分析对象,对古城全域范围交通碳排放进行了精准测算与分析,以说明基于精细化仿真的交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大幅推进,对耕地的占用越来越多,农业用地面积正在逐渐减少。与此同时,我国水资源丰富,各地均有大量河流、湖泊等液面资源等待开发利用。液面漂浮栽培和鱼菜共生技术是液面资源利用的有效途径,但依然存在较多技术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采用液面漂浮栽培方式,对液面资源利用方式及效果进行了研究,为水面资源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首先进行了液面漂浮栽培方式的筛选,采用泡沫板裸根水培(S1)、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