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线推进器水动力及噪声性能数值计算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w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陆地资源的逐渐消耗殆尽,海洋资源开发的快速发展,潜水深度不断增加,需要更加灵活的进行水下作业,同时在这些作业平台工作时需要一些精确的定位,要求具备良好的操纵性能。摆线推进器作为能够灵活控制推力大小与方向的推进器得到了重视与发展。此外,摆线推进器还可用于特种军用船舶,因此要求其具有良好的隐身性能,所以摆线推进器的噪声性能也值得关注。本论文采用CFD数值模拟技术及模型试验较为系统地对摆线推进器的水动力性能和噪声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将计算值与实验值进行了对比。  本论文首先阐述了摆线推进器的发展历程,简述了摆线推进器工作原理,总结了国内外对摆线推进器的水动力性能的理论、试验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基于某母型船设计了摆线推进器,根据母型船和实验设备设计了试验模型,并在上海船研所水筒进行了相应的噪声性能试验。基于 FLUENT软件以试验模型为基础建立数值计算模型,数值计算模型网格采用结构化网格以增加计算效率,并分别选取标准k-ε、RNG k-ε和雷诺应力方程三种不同的湍流模式对偏心角为0°时的推进特性进行计算,通过与相应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得出雷诺应力方程的数值模型计算精度更高的结论,更适合于摆线推进器水动力特性的计算。  采用雷诺时均方程模型对摆线推进器水动力性能进行了计算,计算工况与实验工况保持一致。分别以偏心角0°、30°和60°为计算工况,计算了摆线推进器的推力、扭矩、侧向力和效率,以及叶片推力和扭矩的变化规律。摆线推进器偏心角为0°时,侧向力相对于推力很小可以忽略,适用于船舶直航的情况。推进器效率方面,摆线推进器效率最高能达到0.6以上与螺旋桨推进效率相当。  基于广义的FW-H方程将流场与声场相结合,利用 FLUENT软件中的声学模块,对摆线推进器数值模型的噪声性能进行了数值计算和分析,得出摆线推进器在不同工况下的水动力噪声,求解出相应的声压脉动、声压级和总声级,以及摆线推进器水动力噪声的方向性特性,得出了桨后噪声较小的结论,比偏心点一侧小了1至2分贝。依据叶片梢涡噪声机理分析,设计了一种叶片带端板的摆线推进器数值模型,利用此模型进行噪声数值模拟,与不带端板的计算结果对比,得到了叶稍加装端板可以降低水动力噪声,摆线推进器总体水动力噪声的最大减幅可达1.18分贝。  分析了水动力噪声产生的机理,结合螺旋桨噪声模型试验方法,提出适用于摆线推进器的噪声性能模型试验方法,并进行了模型试验,将实验结果换算到实船,给出了偏心率为0.4、0.5、0.6,进速为6kn工况下的摆线推进器噪声性能,与相应工况下的螺旋桨噪声对比,减小了0.5至2分贝。从给出的实验结果中可以看出,在相同的进速系数下,偏心率增大,推进器总声级减小,这与数值模拟结果一致。
其他文献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子测量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传统的电子测量仪器由于其功能单一、体积庞大,已经很难满足实际测量工作中的需求。随着集成电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80年代末期虚拟仪器技术应运而生。与传统仪器相比,虚拟仪器具有功能更丰富,处理速度更快、测量效率更高、可扩充性更好的优点。作为计算机技术和现代仪器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实现了在传统测试理论和测量方法上的革命性突破。 本文
随着第91届国际海上安全委员会(MSC)上通过的舱室噪声新标准 MSC.337(91)的正式施行,船舶设计单位、制造单位和船东开始越来越关注船舶的舱室噪声水平。由于舱室噪声旧标准IMO46
本论文在简要介绍漏磁检测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已经设计完成的模拟样机,提出了漏磁在线检测系统工程样机的设计方案,组建了漏磁在线检测系统。并论述了漏磁信号在线数据采集系统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和数据库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产生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使用Borland公司的MIDAS(Multi-tier Distributed Application ServicesSuite)中间件技术,对
变化检测是从同一地区、不同时相的图像中分析和确定地物变化的特征、过程的技术,是遥感图像研究领域的重要分支。SAR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技术同可见光成像相比,不受
1无痛人流术的介绍rn“无痛人流术”是在静脉麻醉的前提下进行人工流产的一种手术方法,具体的手术过程就是在吸宫流产手术的基础上加上了全身静脉麻醉,使得女性在人工流产手
期刊
受损船舶的剩余承载能力是检验结构设计合理性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国外各规范的舰船结构强度评估体系已涵盖剩余强度评估,而国内仍采用校核完整船体极限弯矩的校核方法来评估
人体成分组成比例是人体健康的重要指标,它可以检测人体的体液平衡、营养情况、评价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情况等,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已经有多种人体成分的测试方法,其中
吊舱式推进器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船舶推进装置,该装置可以提高舰船总体性能,节省舱室空间,增加有效载荷,提高舰船的作战使用效能,可充分发挥电力推进系统的优越性,
脉动热管是一种新型热管,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问世以来,对它的研究主要是建立数学模型的理论研究,还有关于运行机理的可视化,以及各种影响参数对脉动热管传热性能的实验研究,但其理论和实验研究都还处在初级阶段。由于脉动热管传热量大,被看做目前解决小空间高热流密度的散热方案中一种很有希望和前途的传热元件。实验方面,设计加工了不同倾角及冷凝温度的闭式环路型脉动热管的实验条件,并建立了试验台。在真空条件和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