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清颗粒对药物流产人早孕绒毛、蜕膜细胞凋亡诱导因素及执行蛋白酶影响的研究

来源 :山东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qq5405310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从细胞凋亡角度探讨宫清颗粒防治药流后出血的机理。方法:将180例药物流产患者随机分为宫清颗粒组60例(药流第一天即加服宫清颗粒)、茜芷胶囊组60例(药流第一天即加服茜芷胶囊)及药流对照组60例(单纯口服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观察用药后的临床疗效。同时设人工流产组60例。在观察疗效的同时,获取各组早孕绒毛、蜕膜组织,运用电镜技术及免疫组化、原位杂交、琼脂糖凝胶电泳法等先进方法,从形态学、分子及基因水平观察取材组织的电镜形态学改变、PR(孕激素受体)、EGF(表皮生长因子)、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凋亡执行蛋白酶casepase-3、caspase-8及其mRNA的表达情况及其各指标间相互关系。结果:宫清颗粒组孕囊排出时间优于茜芷胶囊组和药流对照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宫清颗粒组药流后阴道出血量、少于茜芷胶囊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宫清颗粒组药流后阴道出血量、出血时间少于药流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或P<0.05)。绒毛、蜕膜电镜形态学观察表明,宫清颗粒组呈现明显凋亡表现;宫清颗粒组琼脂糖凝胶电泳出现明显DNA梯形条带;宫清颗粒组药流后绒毛PR、EGF、EGFR表达较其他三组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宫清颗粒组药流后蜕膜PR、EGF、EGFR表达较其他三组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宫清颗粒组药流后绒毛、蜕膜组织caspase-3、caspase-8及其mRNA表达较其他三组明显增加,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宫清颗粒能下调PR在绒毛和蜕膜组织的表达,促进绒毛滋养细胞和蜕膜组织变性、坏死及凋亡,使残留绒毛、蜕膜组织尽快排出体外而防治药物流产后出血;宫清颗粒能下调EGF、EGFR在绒毛和蜕膜组织的表达,抑制其促增生、分化的作用,诱导发生受体介质功能紊乱和抑制,促进绒毛滋养细胞和蜕膜组织变性、坏死及凋亡而防治药物流产后出血;宫清颗粒能上调casepase-3、caspase-8在绒毛和蜕膜组织的表达,通过细胞膜途径,促进滋养层细胞和蜕膜组织凋亡增加而防治药物流产后出血。且宫清颗粒的临床疗效和对药物流产后人早孕绒毛、蜕膜细胞凋亡相关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茜芷胶囊。
其他文献
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提供的2013-2016年全球资料同化系统风向数据,引入混合单粒子拉格朗日积分传输扩散模型的后向轨迹模式,追踪云南、广西两省区的雨季水汽来源,定量分
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氰氯化钙能明显增加花生分枝数,改善营养生长状况,增加双仁果数,提高百果重、百仁重和出仁率,最终提高花生产量。每公顷施用氰氮化钙75kg,较对照单株分枝增加3.6条
多壁碳纳米管(Mul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MWCNT)是1991年被发现的新型碳结构,因其具有多项优越的理化特性而被广泛应用。现有研究结果表明MWCNT具有较强的生物毒性,对不
法国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前瞻性多中心研究来评估半卧位通气对ARDS患者血氧及呼气末肺容积(EELV)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呼气末正压(PEEP)中位值为10cmH2O(1cmH20=0.098kPa)时,半卧位通
目的:应用腺病毒介导的转基因方式转染人组织型金属蛋白酶抑制剂-4(TIMP-4)基因,以观察TIMP-4对球囊损伤后新生内膜形成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并转染含有
在过去的十年中,孟加拉国经济快速发展,数以百万计的贫困人民实现了脱贫。然而,尽管近年来在经济方面有着突破的进步,这样的发展成果却未能使全国儿童的营养状况有所进步。目
蚊可传播疟疾、登革等多种疾病(蚊媒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化学防制一直是蚊媒综合治理的主要方法。杀虫剂大量、持续使用导致了蚊抗药性的发生和发展。目前,杀虫剂抗性已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