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进行的第八次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一次深刻变革。基础教育课程在新的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其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都有了全新的变革,课程内容方面加强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课程内容呈现生活化、多元化、综合化的特点,课程结构由分科走向综合,改变了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开设了品德与生活、艺术(或音乐、美术)品德与社会、科学、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了课程结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的特点。为了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对高等师范院校提出的新要求,高师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必须改变课程内容陈旧落后、课程结构不合理的现状,对课程体系进行全新构建,培养能够适应新课程的合格教师,保证基础教育课程的顺利实施。本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阐述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从课程观、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诸方面分析了本次课程改革的主要特点。第二部分探讨了新课程的主要特点对教师的教育观念、角色、知识结构、职业能力提出的新要求。第三部分讨论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我国现阶段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挑战。首先分析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小学教师素质的新要求,其次分析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提出的新要求,在此基础上从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内容与结构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局限性以及与新课程改革的不相适应性,提出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高师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结构的新要求,并强调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呼唤我国高师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的全新构建。第四部分是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我国高师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首先,确立高师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目标取向,包括准确定位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培养目标和树立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目标观两个方面;其次,探讨了高师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再次,陈述了高师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内容结构的设想,各类课程的设置情况及课程类别和比例结构的设置,主要通过“博”与“专”结合,加强教育类课程的设置,更新、优化其内容结构,加强选修课与活动课程的设置等途径,力图构建课程在内容结构上体现高等教育共性、高师教育个性、小学教育特性;在课程形式上做到必修课、选修课、活动类课、实践类课、专题性讲座等相结合;在课时结构上基本体现各类课程较为合理的课时比例及课内外修习的合理时间比;在课程教学模式上理论教学、技能训练、教育实践、教育科研有机结合,做到“理论—实践—研究”紧密联系、互为表里,四年不断线的完整的、有机的课程体系。当然,本文仅限于理论研究和方案设计,此次课程构建还有待于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