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社会转型发展和高校扩招的影响下,我国高校学生厌学问题愈来愈突出,根据有关学者调查,八成以上的在校大学生曾有过逃课经历。结合文献和笔者的访谈调查,高校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有个体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自制力差;在学习过程中,被动接受老师传授知识,而没有主动汲取的过程,也就无法产生知识获取的愉悦性;家庭的早期教育影响以及现实问题;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影响及网络的诱惑等。笔者利用社会工作方法介入高校学生厌学问题,利用认知行为理论、自我效能理论等,以六位产生厌学行为的大学生为对象,在分析他们厌学行为原因的基础上,分别利用社会工作的个案、小组方法介入解决其厌学问题。在实务经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激发大学生学习主动性、有效解决高校学生厌学问题的方法。根据实践研究,首先,社会工作方法在解决大学生厌学问题上是有效的,但只限于轻、中度厌学的大学生,小组方法在解决轻度大学生厌学问题上非常有效;高校应对大学生厌学行为负主体责任,教师有责任让学生深刻理解学习的真正目的,同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将社会工作纳入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范围内,以专业的方法解决大学生厌学问题;最后,作为社会的工作者应当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提高用专业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加快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