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水泥基材料的设计、制备与性能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dodo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D打印是一种集数字信息、智能制造、材料工程等诸多前沿科学技术,通过逐层堆叠累积快速构造三维物体。相比传统建造方法,建筑3D打印可免除建筑模板、实现建造复杂造型、显著降低建筑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资源和劳动力。作为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的核心科技,混凝土“油墨”材料是建筑3D打印的关键,其材料组成设计理论和制备方法是核心科学问题。在水泥基材料中引入矿物外掺料和有机外加剂,利用矿物外掺料、有机外加剂在水泥浆体中与水反应可快速生成絮凝/胶体结构,实现混凝土的快速“站立”,解决了3D打印水泥基材料(3DPC)易流动与外观保持的难题。本文从大型3D打印混凝土装备的自主设计与加工着手,到引入矿物外掺料和有机外加剂,成功制备出兼具良好流动性和站立性的3DPC,再到系统研究3DPC的流变性能和可打印性,通过宏观试验和现代分析测试技术以及模型建立相结合的方法,阐明了3DPC的层状结构与硬化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最后剖析了3DPC的层状结构对耐久性的影响规律。主要研究成果如下:一、3D打印混凝土装备的设计与开发基于挤出式3D打印混凝土基本原理,设计并开发了大型工业级智能3D打印混凝土装备系统,其中可打印空间为1.5×1.5×1.5 m~3。创新性地提出了打印系统控制模块和XYZ轴联动模块分离的设计思想,实现了叶片搅拌、螺旋绞挤出和打印喷头行走实时相协调,形成了模型设计和数字化处理系统→3D打印混凝土装备→3D物体的梯度控制挤出式3D打印混凝土运行流程。二、3DPC的材料组成设计、制备与流变性能采用混凝土流变测试仪和水化热等分析测试技术,结合自主研发大型3D打印混凝土装备,研究了矿物外掺料、有机外加剂和水泥复合对3DPC的建造性、流变性能和絮凝/胶体结构形成过程的影响规律,提出了3DPC组成设计方法。重点研究了水胶比、骨胶比、有机外加剂种类与掺量等关键因素对流变性能的影响规律,并深入剖析了这些因素影响下的材料作用机制,建立了3DPC的流变模型,为解释其具有优越的可打印性原理提供了理论支持。三、3DPC的可打印性系统研究了水胶比、骨胶比和聚丙烯纤维、有机外加剂种类与掺量等关键因素对3DPC可打印性的影响规律,构建了3DPC打印性能评估方法和标准体系。同时,基于新拌3DPC圆柱形坯体压缩试验,结合Pascal液体(固体)压强理论,提出了3DPC连续建造高度的预测模型,并以试验予以验证,为3DPC构件连续建造时的成型质量、外观尺寸和美观提供科学保障。四、3DPC基本力学性能研究了养护龄期和制备工艺对3DPC力学强度的影响,结合X-CT三维成像技术,揭示了3DPC层状结构产生各向异性的机理:层间(相邻层)孔隙连通甚至连续、定向性分布,以及骨料、纤维与浆体界面区域的定向性分布;并提出了减少3DPC各向异性的科学方法。研究了养护龄期、层叠间隔时间和垂直堆积层数对层间(上下层)粘结性能的影响,通过MIP量化了层间孔隙分布与层间粘结强度的关系,并基于X-CT三维成像技术,建立了3DPC层间孔隙演变模型。五、3DPC的耐久性深入剖析了干燥收缩、抗冻融、抗硫酸盐侵蚀和抗氯离子渗透等性能,揭示了3DPC层状结构与耐久性能演变规律之间的关系。同时,基于毛细吸附理论,采用X-CT联合Cs离子增强原位、连续、可视化追踪了3DPC不同层间区域的水分传输过程,获取了不同层间区域的水分传输规律,建立了层间区域孔隙分布与毛细吸水系数的定量关系,为3D打印建筑材料的工程应用奠定了科学基础。
其他文献
学位
着色旅行商问题(CTSP)是旅行商问题(TSP)和多旅行商问题(MTSP)的泛化,它通过引入颜色来表现个体城市对多重旅行商访问允许性的差异,适用于建模与求解现实中的多机差别化访问/执行多任务的优化调度问题。李俊的团队基于完全图先后提出了三种CTSP模型,即:星型CTSP(R-CTSP)、连环CTSP(S-CTSP)和通用CTSP。为了进一步泛化通用CTSP来建模基于复杂网络的实际工程问题,本文拟采
随着我国大量混凝土结构逐渐进入老龄化,结构的劣化问题日益突出,很多已服役的国家生命线工程在多因素耦合效应下产生损伤积累和抗力衰减,特别是疲劳荷载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构劣化。对结构的性能退化进行判定,采用合理的修补和加固技术对其性能进行提升,已成为复杂环境下混凝土结构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针对长期服役的结构在疲劳与环境作用下的劣化问题,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试验和理论相结合的方式来分析钢
康有为的经学与书学是近代中国思想和艺术领域中最重要的改制立法。康有为论书,贯经术政事文章于一,故打通艺术与思想之界限,是最契合其书学特质的研究方式。今文经学是解开康有为书学思想的钥匙。康有为今文经学中的“刘歆伪古文”说、“疑古”思想与古史观、通变思维、托古改制手法、文质统绪论以及公理、大同学说等都直接影响了其书学;反之,书学也成为康有为证经考史之方式,寄托经学理想之载体。《广艺舟双楫》不仅仅属于书
随着移动通信中数据业务需求的不断增长,第四代移动通信(4G)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网络容量、传输速率以及低时延等的要求。与之相比,第五代移动通信(5G)拥有更高的速率,更好的移动性以及更低的端到端时延。目前,sub-6GHz频段的5G技术已进入商业化应用阶段。为了获得更多的频谱资源以实现更大的通信带宽和更高的速率,5G移动通信正在朝着毫米波频段拓展。5G毫米波采用了基于相控子阵的混合多波束体制,在平衡
智能网联交通是集汽车、电子、信息通信、道路交通运输等行业深度融合的新型智能交通。目前,聚焦人、车、路、云一体化协同发展的智能网联交通在“交通强国”战略和“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的指引下,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在智能网联汽车完全到来之前,道路交通流将由智能网联汽车和人工驾驶汽车等交通群体共同组成。如何分析这种混合交通群体对道路交通带来的影响、探究新的交通流模型构建、解析混合交通群体的运动态势演化成为了现
软错误是高能粒子作用于半导体器件的灵敏区后产生的单粒子效应改变了器件的逻辑状态而导致的一种瞬态故障。它不会影响电路的内部构造,但是却可以改变寄存器或存储单元的值,影响软件计算的可靠性。随着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的发展,芯片的集成度越来越高,供应电压越来越小,软错误率急剧上升。软错误防护包括软错误检测和软错误恢复,其工作可从硬件和软件等不同级别开展。与硬件级软错误防护方法相比,软件级软错误防护方法成本和设
第一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胃排空速率的种族差异及肠道激素分泌特征背景和目的:胃排空是调控餐后血糖的重要动力学因素,虽然胃排空速率相对稳定,但个体间差异巨大。食物通过胃排空进入小肠后,可刺激肠道内分泌细胞分泌一系列肠道激素。其中,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和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lucose-dependent insulinotropic
超表面是指将亚波长人工单元按照一定阵列准则排布在二维表面上,形成具有特定调控功能的超薄阵列结构。超表面不仅能够在亚波长尺度精确调控电磁波的多个物理特征,而且具有厚度薄、易共形和制作相对简便等多个利于工程化应用的优点,吸引了众多领域科研工作者的强烈兴趣和广泛关注。2014年东南大学崔铁军教授等人提出的数字编码和现场可编程超表面为超表面的研究注入了新活力,使得研究者可以从数字信息视角去设计超表面。通过
多聚谷氨酰胺结合蛋白1(Polyglutamine-binding protein 1,PQBP1)突变导致的Renpenning综合征是一类X连锁的智力发育迟滞疾病。95%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智力迟滞,外部典型特征包括小颅畸形、身材瘦小、面部畸形等发育缺陷。PQBP1在神经系统中高表达并且其在发育过程中受到严格的时空调控。由于PQBP1结构和定位的特点,研究人员主要关注其在细胞核中调控转录以及剪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