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赶发展:技术、市场和能力——中国手机制造企业能力发展案例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le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在充分借鉴已有研究的基础之上,基于从微观层面来反映宏观问题的认识,采取企业能力理论观点,运用文献研究和案例研究的方法,对追赶发展的源泉问题作出了新的探索,提出了"能力是追赶发展的源泉"的中心观点.论文的文献研究部分,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之上,选择"核心能力"作为分析工具,搭建了全文的分析框架.论文进一步将核心能力分解为技术能力和市场能力,从二者的协调发展过程来认识核心能力的发展变化.论文的案例研究,主要选取了中国手机制造产业中的两个代表性企业:波导和首信作为案例研究对象,两个企业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发展道路:市场优先和技术优先.案例研究部分是论文的主体部分.所以,从能力动态发展的观点来认识比较优势理论和技术学习理论,二者应该是统一的而不是矛盾的.通过对两个企业技术追赶和市场追赶的比较分析发现,波导比首信表现出更Ⅰ强的竞争优势.论文进一步对两个企业能力发展的过程作了比较分析.采取市场优先战略的波导,利用市场能力的发展带动技术能力的提升,在技术能力和市场能力之间快速形成了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所以,迅速形成了竞争优势.通过对两个企业的比较分析,论文得出结论:在具有本土市场资源优势和坚持技术学习的前提下,市场优先的发展战略优于技术优先的发展战略.剖析这一结论更深层次的意义,它揭示了在假设企业都是理性的,坚持技术学习是其面对竞争的必然选择的前提下,本土市场应该是决定追赶企业能力发展路径的关键变量.基于这一论点,再分析认识日韩企业与中国企业的不同发展道路,就有了统一的解释:日韩企业之所以选择技术学习的路径是由其国内市场的狭小所决定的,技术学习是其快速形成能力的最佳选择;而开拓市场对中国企业来说,则是形成能力的更快途径.两国企业都是从能力建设的角度选择了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从而,充分证明了能力是追赶发展的真正源泉.在上述结论的基础之上,论文主要从保护和运用本土市场资源、促成企业能力发展两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基于伙伴核心能力组建起来的虚拟企业被认为是21世纪的企业模式,同时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被认为是企业最核心的生产要素,企业经营出现知识化,对企业的信息管理的重点也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