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不动摇,而“撤村建居”是城镇化的一个必然产物,是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的必由之路,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解决新形势下“三农”问题的根本要求。在“撤村建居”过程中,农民搬进了农村社区,成为社区居民,居住相对集中,政府可以提供更好的服务,而且这一过程有利于土地的流转,有利于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的建设。对“撤村建居”后的农村社区居民的信息素养进行评价研究,能够反映出“撤村建居”后的农村社区居民是否真正融入社区生活,通过对比“撤村建居”后的农村社区居民信息素养同农村居民以及城市社区居民的差异,发现“撤村建居”后的居民信息素养情况。在信息社会中,信息分化已经是影响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寻找“撤村建居”后的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居民产生信息分化的原因,结合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和量化分析,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撤村建居”后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信息分化现象。对“撤村建居”后农村社区居民信息素养进行评价能够对“撤村建居”后形成的社区,在配套信息设施以及提供信息服务上提供参考。对于“撤村建居”后农村社区居民信息素养的重点关注对提升“撤村建居”后农村社区的信息化配套服务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撤村建居”后农村社区居民信息素养的提升,有利于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撤村建居”后农村社区居民作为土地流转的主要承包者,其信息素养的提升对于农业信息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乡村振兴的主要力量,“撤村建居”后的农村社区居民,有更多的就业需求,更好生活条件的要求,这使得信息获取与技能对于他们来说更加的重要。让“撤村建居”后的农村社区居民掌握信息技术,能够更好的服务农业发展,对于消除城乡之间的信息鸿沟现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论文通过发放420份调查问卷,从“撤村建居”后的农村社区居民信息素养涵盖的内容出发,除居民的居住社区、年龄、学历、收入水平外,加入信息价值认知、信息获取识别、信息理解应用、信息共享交流、信息安全意识等方面内容进行问卷调查,并对6个“撤村建居”后的农村社区和4个城市社区进行实地走访座谈,了解“撤村建居”后的农村社区居民的信息素养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依据调查问卷获得的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结合的方式测算不同类型社区居民信息素养水平,进行对比分析,并利用层次聚类普的方式进一步细化对比分析,对“撤村建居”后的农村社区居民信息素养进行评价,发现“撤村建居”后的农村社区居民信息素养比农村居民稍高但是没有得到实质性提升,与城市社区居民存在明显的信息分化现象。“撤村建居”后的农村社区居民受教育程度偏低,学历初中以下占到40%左右,平均年龄偏大,收入比城市社区居民偏低,信息意识初步觉醒但对信息的使用少,信息获取方式简单,信息安全意识还不够强,信息辨别能力有待提高。“撤村建居”后的农村社区信息基础设施较城市社区有一定差距,信息化服务不足。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首先是政府的投入还不够,保障措施还不够有力,信息基础设施不够健全;其次在于信息技能的教育培训跟不上;再次就是“撤村建居”后的农村社区居民收入不高限制了其信息资源与技术的消费水平;最后在于“撤村建居”后的农村社区居民自身文化水平低,信息安全意识、辨别意识不强。结合国内外提升农村社区居民信息素养的经验做法,对提升“撤村建居”后的农村社区居民信息素养提出以下建议:一是要进一步提升“撤村建居”后的农村社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二是要提供“撤村建居”后的农村社区信息服务与教育体系;三是要合理布局企业提供就业机会,提升“撤村建居”后的居民收入;四是要加强教育,提升“撤村建居”后的居民信息安全意识、信息辨别能力等。
本论文通过发放420份调查问卷,从“撤村建居”后的农村社区居民信息素养涵盖的内容出发,除居民的居住社区、年龄、学历、收入水平外,加入信息价值认知、信息获取识别、信息理解应用、信息共享交流、信息安全意识等方面内容进行问卷调查,并对6个“撤村建居”后的农村社区和4个城市社区进行实地走访座谈,了解“撤村建居”后的农村社区居民的信息素养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依据调查问卷获得的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结合的方式测算不同类型社区居民信息素养水平,进行对比分析,并利用层次聚类普的方式进一步细化对比分析,对“撤村建居”后的农村社区居民信息素养进行评价,发现“撤村建居”后的农村社区居民信息素养比农村居民稍高但是没有得到实质性提升,与城市社区居民存在明显的信息分化现象。“撤村建居”后的农村社区居民受教育程度偏低,学历初中以下占到40%左右,平均年龄偏大,收入比城市社区居民偏低,信息意识初步觉醒但对信息的使用少,信息获取方式简单,信息安全意识还不够强,信息辨别能力有待提高。“撤村建居”后的农村社区信息基础设施较城市社区有一定差距,信息化服务不足。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首先是政府的投入还不够,保障措施还不够有力,信息基础设施不够健全;其次在于信息技能的教育培训跟不上;再次就是“撤村建居”后的农村社区居民收入不高限制了其信息资源与技术的消费水平;最后在于“撤村建居”后的农村社区居民自身文化水平低,信息安全意识、辨别意识不强。结合国内外提升农村社区居民信息素养的经验做法,对提升“撤村建居”后的农村社区居民信息素养提出以下建议:一是要进一步提升“撤村建居”后的农村社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二是要提供“撤村建居”后的农村社区信息服务与教育体系;三是要合理布局企业提供就业机会,提升“撤村建居”后的居民收入;四是要加强教育,提升“撤村建居”后的居民信息安全意识、信息辨别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