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MMP-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前后表达的研究

来源 :昆明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j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血清MMP-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复发/残留中的表达研究目的:通过检测甲状腺病人血清MMP-2的水平,探讨血清MMP-2的表达水平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残留/复发病人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集2009年3月——2009年12月间,以甲状腺疾病需手术治疗入住我科的68位病人空腹血清和15位(健康对照组)体检健康者的空腹血清。采用双夹心免疫酶联吸附法测定73人的所提供的血清标本中MMP-2的表达水平(定量)。依照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分组,统计分析各组MMP-2表达水平的差异,找出MMP-2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之间的关系。结果:除健康组15人外,其余68例病人全部行手术治疗。术后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伴淋巴结转移19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复发/残留伴淋巴结转移10例;17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无淋巴结转移;另22例为良性病变。乳头状癌伴淋巴结转移组和复发/残留伴淋巴结转移组以及乳头癌无淋巴结转移组的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水平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和健康组(P<0.05);良性病变组与健康对照组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表达水平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乳头状癌伴淋巴结转移组和复发/残留伴淋巴结转移组的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水平与乳头癌无淋巴结转移组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乳头状癌伴淋巴结转移组和复发/残留伴淋巴结转移组、乳头癌无淋巴结转移组、良性病变组、健康对照组的阳性率分别为79%、76%、80%、45%、20%。结论: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血清检测可以用于术前甲状腺包块性质判断的筛选指标;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水平用于术前判断甲状腺乳头状癌是否转移时,干扰因素过多,不易掌控,不宜使用。第二部分血清MMP-2和TGAg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前后的表达目的:通过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病人血液中MMP-2和TGAG的表达,寻找除TG以外另一种随访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的参考指标。方法:采集2009年3月——2009年12月间,以甲状腺疾病需手术治疗入住我科的68位病人空腹血清(术前、术后1月、术后3月),同时检测MMP-2、TG。并根据手术范围和术后病检分为:甲癌甲状腺全切+颈淋巴结清扫组、甲癌一侧+对侧大部切除组、良性大部切除组。对比各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8例全部行手术治疗病人。术后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伴淋巴结转移19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复发和残留伴淋巴结转移10例;17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无淋巴结转移;另22例为良性病变。其中18例行全甲状腺切除+淋巴结清扫术(MMP-2术前、术后1月、术后3月呈递增;TG递减);28例行一侧+对侧大部切除术(MMP-2术前、术后1月、术后3月递增;TG递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余22为良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MMP-2术前、术后1月、术后3月递增;TG递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MMP-2的表达受较多因素影响,不适合作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的随访指标。TG的监测虽仅适用作为全甲状腺切除术后患者,仍是目前最有价值的参考指标。
其他文献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随着科学技术与信息化技术的迅猛发展,如今已全面进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技术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数据共享就成为大势所趋。对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来说,信息化建设本身
本文报道了人工培育大鲵亲本的繁殖结果。在养殖条件下,大鲵的性腺可正常发育,大鲵的性成熟年龄为5龄,性周期为一年一次,群体的繁殖高峰期出现在每年的6—8月。使用LRH-A或HC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