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采用主观幸福感、人格及自我和谐量表对西藏和青海五所高校的667名藏族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分析了藏族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人格及自我和谐的现状,并对其两两关系进行了研究,进一步探讨影响藏族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旨在了解影响藏族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降低藏族大学生的负性情绪,从而为提高藏族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与有效的实践指导。研究结果表明:(1)藏族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其主观幸福感在性别,年级,不同家庭经济来源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男生比女生存在更多的正性情绪和情感平衡;大四学生的情感平衡要优于其他年级的学生。而以农业为主要家庭经济来源的藏族大学生的正性情绪要低于其他学生。但在独生子女变量上差异不显著(P>0.05)。(2)藏族大学生人格在性别、年级、独生子女、家庭经济来源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女生存在更多的精神质和神经质倾向,大四学生比其他年级的学生呈现出更多的外倾性,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表现出更多的外倾性和精神质。而以多种经营为主要家庭经济来源的藏族大学生呈现出更多的外倾性。以牧业为主要家庭经济来源的藏族大学生的神经质呈较高水平。(3)藏族大学生自我和谐在性别、年级、独生子女、家庭经济来源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男生的自我和谐水平要高于女生,大四学生的自我和谐水平较高,独生子女的自我和谐水平要高于非独生子女。以多种经营为主要家庭经济来源的藏族大学生的自我和谐水平呈较高水平。(4)藏族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人格、自我和谐三者之间存在两两显著相关,人格对自我和谐和主观幸福感起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