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比亚花烛的组织培养研究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yanfe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哥伦比亚花烛四个品种的叶片、叶柄为外植体,研究了各种不同因素对无菌离体培养每一阶段的影响,内容包括:光照、大量元素不同配比、外植体切割方式等因素对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及不定芽分化的影响。 结果表明:愈伤组织诱导应在暗培养下进行,改良后的1/2MS C具有最好的诱导效果,1/2MS C+H2对四个品种均具有较好的诱导效果。1/2MSC+H3(B1)对四个品种愈伤组织的不定芽分化均具有较好效果。以与B1成分相同但不添加琼脂的液体培养基对愈伤组织进行再继代,愈伤组织分化出大量不定芽并很快长成叶片。生根培养以1/2MS+NAA0.1mg/L(R2)更为适合。在以椰壳粉:细沙:珍珠岩=1:1:1的混合基质上,在注意保湿保温的条件下,移栽苗全部成活。 同时,以‘Arena’为材料,探索了无菌苗经扩繁再发育成苗并进行移栽的全过程。1/2MS C+BA1.0mg/L(AN3)具有较好的愈伤组织诱导和增殖效果。液体浅层静置培养同样诱导出大量不定芽。 此外,对外植体褐变的遏制进行了一定的研究。认为:外植体消毒方式、外植体切割方式、PVP均对此有影响。其机理和遏制褐变的最佳途径有待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露地栽培菊(Dendranthema × grandiflora Ground-grow Chysanthemum)是东北林业大学的张敩方教授在引种地被菊和北京小菊的基础上,经过天然杂交、卫星搭载后选育的一个新的地栽
气候变化、LUCC变化及其与陆地生态系统的响应是当前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以蒙古高原为研究对象,利用1981年以来蒙古高原的气象资料、1981-2006年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