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精神力量的时代呼声和“老龄化社会”的大背景下,将建筑、园林学科与医药、养生学科相联系的研究是社会的趋势。本文从文人养生需求和养生思想出发,以建筑人类学为基本方法,以图史互证为解题策略,通过发掘园林与养生的历史渊源,探索养生思想与造园的关系。对于养生思想下宋代园林特征研究,不仅是对现实问题的应对,也是对园林历史的深入探索与补充,是对传统文化跨学科研究的探索。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二章为研究背景。首先通过研究缘起、研究对象范围、相关研究综述梳理当前研究的进展与不足:作为跨学科研究,以某个单一学科或资料汇总的研究较多、现象研究较多思想研究较少,因此本文确定以基于养生思想对园林形态模式、基于社会背景和文人思想的研究策略。第二章对于宋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技术背景进行阐述。继而从文人的变化辐射到园林领域文人化、普及化与养生领域生活化、伦理化时代特征。第三章分析了宋代五种养生思想和三种养生特征,确定研究影响园林养生思想的范畴。采用文献梳理、案例实证等研究方法,探讨园林与养生的共通性,揭示文人园居以养生的理想。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总结出园林中养生的四种模式:起居养生、饮食养生、休闲养生、精神养生。第四章引入案例,将养生这一概念泛化为归老、退养、终老、调养身心、寿、奉亲、孝亲等。通过分别建于北宋、南宋,分属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的乐圃、德寿宫、独乐园、白鹤居、艮岳五个园林为案例,从“养形”、“养神”两方面园林中的空间特征,并验证了园林中养生的四种模式,为下一章研究奠定基础。通过养生思想梳理和园林案例验证,第五章以起居养生空间、饮食养生空间、休闲养生空间、精神养生空间分类,总结出基于养生的十二种园林空间并分别分析各空间的营建特征。在第六章总结出养生思想影响下的宋代园林空间山、水、建筑、植物四要素分别的营建特征。通过文献资料整理和学科交叉,本文总结了独具特色的园林养生模式,为宋代园林研究提供新视角,也具有探索中国人居生存环境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