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研究背景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BPV),又称血压波动性,表示一定时间内血压波动的程度。许多研究证实:BPV与平均血压水平一样影响高血压患者靶器官的损害及总体预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随BPV增高而增大,BPV已被作为有别于血压的一项独立的反映心血管活动的指标。有效降低BPV是改善高血压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也是指导临床个体化用药的重要参考指标。二、研究目的比较目前常用五种降压药物:吲达帕胺、依那普利、缬沙坦、氨氯地平、美托洛尔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三、研究内容及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回顾2000年—2009年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临床药理中心/卫生部心血管药物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五个Ⅱ期、Ⅲ期临床药物试验,根据揭盲表,按照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分别收集试验中服用吲达帕胺、依那普利、缬沙坦、氨氯地平、美托洛尔的患者(共118例)的临床资料,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比较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ABPM)提供的血压和BPV的变化。四、研究结果ABPM结果显示:降压幅度最明显的是氨氯地平、吲达帕胺和缬沙坦。缬沙坦、吲达帕胺、氨氯地平可降低大多时段的BPV。其中缬沙坦在五种降压药中降低BPV幅度最明显,其次是吲达帕胺。氨氯地平对日间舒张压BPV降低幅度较其他药物明显。依那普利和美托洛尔只对夜间血压BPV有降低作用,而对24小时和日间血压BPV都有升高作用。五、研究结论五种降压药均可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血压:五种降压药对高血压患者BPV的影响不相同,且在不同时段有差别。降压药物对BPV的影响与降压效应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