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士大夫阶层在北宋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蜀士群体则是一个地域性的士大夫集团。它无疑属于四川地方史以及北宋社会史研究的题中应有之题。本文力图从综合性、整体性的角度,动态地分析蜀士群体在仕宦问题上的前后变化,以期从一个重要侧面反映北宋蜀地即四川地区乃至全国的社会面貌及其演变。本文分为五个部分:
一、前言:诠释何谓蜀士群体,介绍相关问题的研究状况,并概述蜀士群体在仕宦问题上所经历的三个阶段的变化。
二、第一章:北宋前期蜀士“不乐仕宦”:先论证宋初蜀士虽知向学,但不乐仕宦,再分析这一现象形成的两个方面的原因,即来自朝廷政策方面的客观原因和来自蜀士群体自身的主观原因。
三、第二章:北宋中期蜀士积极入仕:在描述北宋中期蜀士群体入仕盛况之后,着重从循吏治蜀、崇儒兴学、广开仕途等各个方面剖析这一变化出现的原因。
四、第三章:后期蜀士形成势力:用数字表明北宋后期蜀士入仕者众多,并从所谓“蜀党”之形成以及蜀士接连出任宰相,论证蜀士群体在朝中已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五、结语:简要归纳本文的主要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