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文知识是一种人性化的知识,而隐喻是人文理解的重要方式。七八十年代以来,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隐喻都成为了学者研究的热门话题。隐喻作为后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值得教育领域借鉴的。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它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对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教育管理中,隐喻有利于理解、对话、解释,尤其在师生交往、学校组织变革等方面具有实践意义。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观察法等,对大量教育隐喻话语进行分析、分类,并在此基础上阐释隐喻在教育管理中的影响及局限。本文的主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关于隐喻的概述。隐喻最先通过语言的形式进入研究者的视野,随着历史的变迁、理论世界的多元化和交叉性的来临,隐喻在哲学、修辞等学科门类中都得到推崇。本文基于教育管理者的角度来审视隐喻,追溯隐喻发展的渊源,并对隐喻这一概念作界定。第二部分,分析教育管理中的隐喻。通过收集大量的资料,笔者发现隐喻在教育管理中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无论是文本、话语、还是抽象的教育理念都可以体现出隐喻对教育管理某种程度的影响和作用。在此部分,笔者将会把收集到的隐喻分门别类,并着重通过分析典型的隐喻来阐述清楚这些隐喻反映出教育管理领域中的问题。在结构上,本章未遵循教育管理研究的陈规,而是根据实际需要,抓住学校管理领域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主要针对教育组织隐喻、教育领导隐喻、教师管理隐喻及教学行政隐喻等展开研究。该章是本研究的重点之一,大量的隐喻资料来源于文献查找、访谈纪要、以及长时间的观察得来。第三部分,隐喻在教育管理中的影响及启示。基于前部分对隐喻的分类和分析,可以看出隐喻在教育管理中的影响也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认清隐喻的“两面性”才有利于教育管理者更好的把握和运用好隐喻。隐喻也具有一些不可避免的局限。笔者将持以客观的态度审视隐喻的局限性,并结合前几部分给予教育管理者一些建议。这一章是本研究的归宿,也是重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