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蔬菜在中国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国家政策引导和支持下,中国蔬菜生产、流通和销售得到了长足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一大蔬菜生产国。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安全消费意识的日益增强,对蔬菜安全供应提出较高要求,特别是随着蔬菜国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对蔬菜品质提出更高标准,使完善蔬菜供应链体系成为迫切的现实要求。 中国蔬菜供应链体系已基本形成,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在蔬菜安全、供应链效率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加强对中国蔬菜供应链的研究,提高流通效率、确保蔬菜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研究运用制度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理论,在实地调研基础之上,采用定性、定量、比较、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蔬菜供应链中的安全和效率问题进行探讨,通过蔬菜供应链结构优化来解决目前蔬菜供应链发展中存在的“瓶颈”问题。 本论文包括导言共分九章,主要包括六方面内容: 第一章导论部分,在分析研究背景基础上,回顾和梳理了蔬菜供应链的相关研究成果,概括了研究思路、方法与框架,提出了可能的创新点与研究不足。 第二章是相关理论研究,是论文的主要理论支撑。通过对供应链管理基本概念、交易费用等理论的阐述,探讨了蔬菜供应链结构一体化理论,指出了蔬菜供应链结构优化是一种制度创新。 第三章是对中国蔬菜供应链体系的总体描述,着重从生产、运输、加工、销售(含国际贸易)等供应链的不同环节上,对蔬菜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认为中国蔬菜产业虽取得较大发展,但在蔬菜品质、运输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因此,蔬菜产业及相关行业应该向资源整合、信息共享、技术互补等方向发展。 第四章是对中国蔬菜供应链发展模式的研究。主要从蔬菜供应链终端入手,溯源而上,分析发现,中国蔬菜供应链客观存在着两种发展模式:一种是以连锁超市为终端的蔬菜供应链体系,另一种是以农贸市场为终端的蔬菜供应链体系,它们互为补充。通过比较,认为前者具有相对优势,但这两种模式将在较长时间内并存。 第五章从蔬菜供应链各方的利益出发,通过博弈分析得出:由于蔬菜安全具有隐蔽性,当蔬菜安全成本较高时,企业不会自觉地进行相关投入,安全问题实际上是市场失灵的外在表现。蔬菜安全在一定程度上隶属“公共产品”,政府有责任必须加大蔬菜安全的监管力度。 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属于实证研究,通过消费者对蔬菜消费终端的选择分析,发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安全消费意识的增强,会选择连锁超市作为供应链终端的蔬菜流通体系。通过对企业研究表明,当蔬菜安全成为企业的共识时,会促使企业加强供应链的安全合作,特别要强化蔬菜生产安全,对蔬菜供应链源头进行安全控制,同时,通过关键点控制对其他环节进行有效监督,建立有效的蔬菜安全控制体系。研究还表明,蔬菜供应链内部的企业合作取决于合作效率的高低,而合作效率受合作意向与合作能力的影响较大。因此,应强化合作意向,提高合作能力,提高蔬菜供应链效率,构建蔬菜供应链结构一体化运作的发展模式。 最后,研究针对性的提出:要建立蔬菜供应链的HACCP体系;建立蔬菜供应链管理专门机构;通过立法确立农民经济合作组织法人地位;加大对蔬菜供应链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强蔬菜供应链体系中的纵向联合;加强蔬菜供应链企业品牌建设,以提高蔬菜市场竞争力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