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相位共轭器在光传输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8583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纤色散和非线性光学克尔(Kerr)效应限制了光纤通信传输速率和容量。光相位共轭器(OPC)可以同时补偿光纤通信系统中的色散和非线性克尔效应,是很有前景的色散补偿和抑制非线性效应的技术。随着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进一步提高,下一代高速全光网需要一种高效、宽带的相位共轭技术。 本文首先设计了一个采用OPC作为色散和非线性补偿的4 10Gb/s的WDM光纤通信系统,对该系统进行了数值仿真,并且对入纤功率进行了合理优化和配置,对RZ、NRZ不同码型调制方式和放大器跨距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证实了色散和非线性得到了很好的抑制。然后通过遗传算法对系统光纤的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并通过Matlab对WDM和OTDM系统进行了分析。 光速减慢条件下所表现出的介质较强的非线性光学效应为非线性光学研究工作开辟了新的方向。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规律告诉我们,非线性作用的阶次每提高一阶,非线性效应的信号将减弱几个数量级。因此,严重限制和影响了高阶非线性效应的应用。如果将非线性系数提高几个数量级,非线性光学介质将具有不可估量的应用前景。本论文最后在对超结构FBG的数值模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一种慢光波导,该波导对于泵浦波长和信号波长具有较小的群速度,该波导后接啁啾光栅,可补偿信号光波长的三阶色散。
其他文献
对等网络(P2P:Peer-to-Peer)技术是当前网络应用的热门技术,在文件共享、分布计算和分布存储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功。会话边缘控制(SBC:Session Border Controller)也是近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占全部脑卒中的60%~80%。其急性期的时间划分尚不统一,一般指发病后2 w内。我国每年脑卒中新发病例200万以上,致死病例约150万[1],严重影
多载波技术是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广义多载波(GMC)并行传输技术方案是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实验室针对未来移动通信的需求提出的一种全新多载波技术方案。研究工作表
面对日益剧增的网络流量,网络应用层分析统计和应用层QoS愈发重要,本文在分析了TCP/IP层次划分、常见应用协议交互特征和路由器及QoS基本机制的基础上,对路由器IP报文业务分
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能够有效抑制信号多径传播所造成的码间串扰(ISI)和对抗多径衰落,并且能够高效利用有限的频带资源,因此OFDM被认为是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的首选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