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CHINA STATUS Ⅱ,是一个多中心、前瞻性的观察性研究,旨在评估以缬沙坦/氨氯地平80/5mg的单片复方制剂为基础的治疗对单药控制不良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随访8周。通过对China Status Ⅱ数据库资料的分析,了解超重、肥胖对倍博特(氨氯地平/缬沙坦)治疗单药血压控制欠佳的患者的有效性、安全性影响。了解中国肥胖高血压患者的可控率以便找到降低高血压的方法。方法:自2010年10月12日至2012年2月20日,从中国的238家医院入组了11422名符合要求的患者。以BMI为基准,将China STATUS Ⅱ的人群分为肥胖组(BMI≥28,,n=1448,),超重组(24≤BMI<28,n=5140),和正常组(<24,n=4701)。以腰围为基准,将人群分为四组,腹型肥胖组(男性,>90cm,n=3215;女性,≥85cm,n=1883)和正常组(男性,<90cm,n=3169;女性,<85cm,n=2915)。在用足疗程倍博特后,我们基于不同的BMI和腰围组,分析了MSSBP/MSDBP的降低幅度和血压控制率,并分析超重或肥胖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结果:关于血压变化值,在BMI≥28的高血压患者,MSSBP/MSDBP的降幅为26.2±12.3/15.5±9.3mmHg,超重组的和正常组的降幅分别为27.1±12.0/15.3±9.3mmHg和27.5±12.3/15.0±9.4mmHg (P>0.05)。关于8周血压控制率,在BMI≥28,24≤BMI<28,BMI<24组,控制率分别为75.1%,75.9%和78.0%(P=0.016)。血压控制率在腹型肥胖患者和正常腰围患者间无明显差异。此外,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在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分别为1.4%、1.6%、1.1%。腹型肥胖的男性和女性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1.6%和1.7%,与体型正常组患者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以缬沙坦/氨氯地平80/5mg单片复方制剂为基础的治疗,对单药控制不良的中国高血压患者,用药8周后血压平均下降幅度为27.1/15.2mmHg,血压控制率为76.8%,无论患者超重和肥胖与否,治疗同样有效。BMI正常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要高于高血压伴超重/肥胖患者的血压控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