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主体地位,要求通过学科的学习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涵盖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个方面,需要学生从主观到客观,从体力到脑力全方面配合发展。历史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本身具有人文性、社会性、科学性等特点,这就决定了历史学科教学必须与情感教育相结合。情感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教育的目标,也是教育的一种手段注重培养学生认知能力,也关注学生情感上的发展,教学过程既是一个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一个情感培养的过程。本文从情感教育的内涵入手,阐述情感教育的具体内容、特点,以及实施情感教育的意义和价值,为接下来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其次,以《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为依托,设计情感教育调查问卷,通过对问卷的分析整理,探索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情感教育实施存在的问题,如应试教育下情感教育的缺失、教师对情感教育目标理解的偏差、情感教育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脱离,缺乏现实意义等。针对这些问题,本人以案例分析的形式提出了几个举措,例如创设教学情景,渲染历史教学氛围、注重历史知识与时政和生活的联系、教师“以情动情”,引发学生情感共鸣、多种方法交替使用,增强历史教学的趣味性、开展课外活动,扩充历史教育资源。最后,针对具体的教学环节,提出了实施情感教育应注意的问题。希望本人的研究能为一线历史教师提供实施情感教育的新思路,丰富发展情感教育理念,最终完成新课程改革对历史教学提出的目标要求,使每一位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体会来自历史的温情和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