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B5PA在增强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对紫杉醇的敏感性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25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和目的: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有15%称为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即不表达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目前国内外对TNBC的研究进展较为缓慢,化疗仍然是其患者术后治疗的主要手段。紫杉醇作为抗微管化疗药物,是TNBC术后的首选临床化疗药物,然而临床应用中仍有很大部分TNBC对此耐药,其机制可能与TNBC细胞内PI3K/Akt信号通路激活有关。PIB5PA可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的活化,但其是否能通过此途径来增强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对紫杉醇的敏感性尚无明确的答案,也是该课题的研究重点。方法:体外培养乳腺癌细胞株MCF-7和MDA-MB-231,采用MTT比色法观察不同浓度(0,0.1,0.2,0.3,0.4,0.5μmol·L-1)紫杉醇处理后对两种细胞株生存率的影响;流式细胞仪PI单染法检测不同浓度紫杉醇处理MCF-7和MDA-MB-23148h后对细胞凋亡率的影响;应用免疫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I0.3μmol·L-1紫杉醇处理MCF-7和MDA-MB-231不同时间点Bcl-2家族成员蛋白表达情况。将pCGN-PIB5PA质粒转染对紫杉醇相对不敏感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同时设立对照组,0.3μpmol·L-1紫杉醇处理24h后,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PIB5PA,磷酸化Akt以及Bcl-2家族成员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MTT法和PI单染法检测PIB5PA转染MDA-MB-231后对紫杉醇敏感性的影响。结果:选取两株乳腺癌细胞株MCF-7和MDA-MB-231经过紫杉醇一起培养后,发现紫杉醇能明显诱导MCF-7细胞的凋亡,然而MDA-MB-231细胞株对紫杉醇相对不敏感;与此现象相对应的是,紫杉醇诱导MCF-7细胞中Bim蛋白的明显上调,而MDA-MB-231细胞株经紫杉醇处理后Bim表达几乎没有变化;过表达PIB5PA后三阴性细胞株MDA-MB-231对紫杉醇敏感性明显增强,表现为转染后MDA-MB-231细胞的生存率明显降低,同时其凋亡率明显升高;同时伴随着细胞中磷酸化Akt水平降低,Bim的表达增高。结论:PIB5PA能显著增强紫杉醇诱导MDA-MB-231细胞的凋亡;PIB5PA在MDA-MB-231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可能与抑制磷酸化脂,上调Bim的表达有关。
其他文献
<正>苏三研究中华文明的早期历史,迄今已经在这个方向出版过六本书,依出版的时间顺序是:《三星堆文化大猜想》、《向东向东再向东:<圣经>与夏商周文明起源》、《历史也疯狂》
传统的课堂教学与现代科技的完美演绎使多媒体进入了教学的主阵地——课堂,它的特点在于能够营造生动的英语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助
<正>在前不久举行的全市高三模拟考试的语文试卷中,作文的话题是"默契"。我发觉学生的作文中,在结构方面主要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1.议论文杂乱无章,思路不清;记叙文详略不明,
教育部提出"深化应用、融合创新"的信息化发展战略,"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项目作为重点工程,解决了硬件和资源之间的互通问题。当前,"晒课"项目已实现了"一个转变"和"两个
等到正版动漫周边商品在剧集热播之时再杀入市场,反而要从盗版商品中"虎口夺食"了
与徽州文化特点(山文化、明清文化、崇理重信等)、淮河文化特点(平原文化、中古文化、尚武重义等)比,狭义上的皖江文化(安庆文化)具有水文化、近现代文化、兴学重智等特点。
目的:观察从心脾二经论治假性球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脑梗死后假性球麻痹确诊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36例给予脑血管病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治疗组给以心脾二经理论
目的:人类骨与软组织肿瘤的发病率相对较低,但如何对其进行准确的诊断及后续精确地治疗是一个难题。目前,影像学的检查方法是临床最基本和最主要的诊断方法。研究证实良恶性
采用流体-结构-热耦合模型研究了工作参数对液体静压转台性能的影响。该模型采用了流体-结构相互作用(FSI)技术和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并考虑了热效应。论文研究了具有不
目的: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肿瘤中死亡率最高的疾病,初诊者中70%的病例已属晚期,病变多已累及盆腹腔内的许多脏器,如大网膜的转移,肝脏的转移或肠系膜根部的转移等,晚期卵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