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县政府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中的战略定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om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皖江城市带地处安徽省境内,意指长江流经安徽段沿岸城市集群。在“西部大开发”及“中部崛起”国家宏观战略部署的背景下,面对长三角地区日益突出的产业结构升级趋势,具有明显地缘优势与产业基础的皖江城市开始愈发突出自身的主体性地位,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寻求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探索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新模式。顺应时代发展需要,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明确地将安徽沿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纳入了国家发展战略规划之中。《规划》根据皖江城市所处的不同地理位置分别进行了部署安排,各地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的战略重点和承接方向不尽相同,但是地方政府在示范区建设中的重要职责和担负的历史使命却是一致的。本文将以《规划》中身处“两翼”的滁州市来安县作为典型研究对象,采用驻地调研的方式收集分析相关研究资料,具体解析来安县政府在应对和处理自身示范区建设中所处的优势与不足之处,进而结合我国政府行政管理改革现状,提出针对性的政府建设意见,既满足于当前示范区建设的实际需求,又符合政府体制改革的长远发展趋势。在对来安县承接产业转移所处内外部环境进行充分细致的分析之后,本文提出了将“建设一个积极的广受拥护的服务型政府”作为来安县政府在示范区建设中的战略定位的主张。服务型政府建设已经成为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首选方向,它与当今西方国家政府再造运动也是有着很多共同之处的。来安县在示范区建设中要想有所成就,必须借助政府的力量加以大力推动和引导,积极的服务型政府建设是符合来安县当前和长远发展需要的。在充分论证“积极的广受拥护的服务型政府建设”与来安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切合性之后,本文攫取了国内外地方政府在相似环境下承接产业转移或发展地方社会经济的经验借鉴,提出了来安县政府在示范区建设过程中可以吸收的有益措施以及应该详加注意的建设误区。紧随其后,本文在充分结合来安县具体实际的基础上,用较大篇幅分政府建设、经济发展、社会民生以及文化塑造四个版块详尽地探讨了来安县政府实现上述战略定位的路径选择。本文认为,政府管理改革是不断变化发展着的,不存在永恒不变的政府管理模式;同样的,政府一段时期的工作重心是确定的,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和内外部环境的改变,政府的战略方向亦会随之转换。因此,应该用创新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政府战略定位,来安县政府不仅仅要适应和服务于当前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更要立足高远,从我国政府行政体制变革的一般趋势出发,充分把握政府的未来发展趋向,寓服务型政府建设于示范区建设之中,实现行政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同时,服务型政府的具体表现形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这都需要各级政府在建设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去具体理解和把握。
其他文献
当前,人民银行对空头支票的行政处罚在案件举报、调查取证、法律文书送达、案卷管理、处罚方式和强制执行以及被处罚当事人陈述和申辩等环节还存在问题,从而严重损害了持票人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是关系到高校校风学风的道德规范。十几年来,中国民办高校已经快速发展,但在迅速发展的同时,必须重视民办高校的师德建设。民办高校是否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在
从农村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主要面临的一些问题、农村生物实验教学的有利条件、农村初中生物教学改革的措施三个方面,对农村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进行了探讨。
《搜神记》作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的代表,鲁迅先生曾说:二十卷本《搜神记》是一部半真半假的书籍。而正是这样一部有着丰富内涵的亦真亦假的故事内容和娴熟表现手法的书
刘禹锡的迁谪诗歌以豪迈乐观的精神,创造了迁谪诗歌豪壮劲健的崭新风貌,刘禹锡的豪放建立在对现实生活的理性认知基础上,经得起哲理和生活的同时考问。本文从其人生际遇、性
公众参与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是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绩效的重要举措,许多地方政府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现阶段的公众参与活动主要集中于机关的作风建设,
塑料薄膜在堆积及缠卷时,由于表面张力的存在,当受压或受热时,容易使塑料薄膜黏结在一起,不易分离,甚至无法使用。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通常在生产塑料薄膜时加入一定量的
研究分析了我国滴灌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根据滴灌技术推广应用的亲身实践经验和体会,提出了滴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①对节水设备的购买和销售实行补贴;②进一步完善
在大棚滴灌系统的设计中 ,系统的选型应满足工程管理模式的要求。利用变频技术可以实现水泵稳压出水 ,从而保证系统首部恒压。滴头设计工作点 (压力———流量 )的选定 ,只要
浅层砂岩垂直井分段压裂,初次裂缝压裂的产生会对后续缝的起裂压力产生影响。在综合考虑了原始井筒周围地应力场的基础上,结合叠加原理和弹性力学理论,建立了浅层砂岩诱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