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师范生教学能力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东北师范大学为例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198912106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追求教师教育一体化已成为各国教师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所谓“一体化”在纵向上包含了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在职研修三个阶段,在横向上各个阶段都需要进一步的深化发展。教育实习正是在职前培养阶段深化实习师范生的理论知识的重要阶段,也是检验实习师范生对学科理论知识、教育学类理论知识等掌握情况的重要途径。能力具有可以测查的特点,在教育实习期间实习师范生的教学能力当然也就具有这样的特点,检测实习师范生在教育实习期间教学能力的发展能够体现教育实习的价值。   在教育实习期间,实习生师范生的教学能力得到了怎么样的发展?这样的发展有哪些影响因素?作为实习师范生自己是怎么看待这些影响因素的?在促进实习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发展上需要指导老师提供什么样的帮助?实习师范生的教学能力在现有的6周教育实习时间是否达到了最好的水平?本文旨在探讨以上这些内容。   本文共分5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目标及意义,已有研究的文献综述和相关概念界定。   第二部分是研究设计与实施,主要介络本研究的研究方法、研究工具、研究对象和统计工具。   第三部分是研究结果的分析和讨论,首先分析了问卷的信度和效度。然后分析了实习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发展情况、各人口统计学变量与教学能力的关系、实习师范生对影响教学能力的各因素的看法。接着分析了实习师范生对指导老师可能提供的帮助的需求程度和对最佳的教育实习持续时间的看法。最后结合数据分析结果与深入访谈的资料进行了综合讨论。   第四部分是结论与建议,总结了研究结果的分析和讨论,结合研究结论,提出参考性建议。
其他文献
网络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催生了信息网络时代人类学习实践的新的形态和方式——网络学习。在网络学习中,人作为学习的主体,其实践对象和客体表现为由“0、1”组成的或短或长、不
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近年来逐步兴起,它通常依托一定的网络载体,搭建教师合作学习的“场”环境,使教师能够异地、跨时空相处、交流和学习,从而得到高质量的专业发展机会。本研究结
在高校教育中,教师本身的素质决定着教育的成败。随着教学、教师教育研究的逐步深入,高校在职教师的职业认同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重视。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是新兴专业,本身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