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的神灵观——以〈左传〉、〈国语〉为例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zi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选取《左传》与《国语》两种先秦文献所记载的史实为蓝本,尝试以神灵为核心词汇,并结合相关的宗教学理论,研究我国春秋时期的神灵观念这一重要宗教思想。春秋宗教信仰的神灵体系由天神、自然神、氏族神、职能神构成。在这种多神并存的神灵观念中,人们赋予了天神、自然神和氏族神各种超自然的权能。凭借着超自然的权能,神灵不时地干预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因为人们积极取悦讨好神灵,祈求神灵赐福保佑,以至在现实生活中趋利避害,由此春秋时期便产生了广泛而密切的人神关系。人们与神的关系主要是通过祭祀与占卜来建立。天神是至上神,在此信仰基础上产生的天命观这一重要的神性观至春秋时期获得了新的发展,逐渐以一种天道观新的形式出现。春秋时期深刻的社会变革也引发了新思想的出现,表现在神灵观中是产生了无神论的萌芽。
其他文献
在孔子的天人关系理念中,包含着自然的人化和人自身的人化两个方面,两者又各自与仁道原则(人文)和自然原则相联系。自然的人化形成了与秩序相联的社会结构,给予了每个人以社
针对燃烧过程中变量之间的强非线性和耦合性,利用极限学习机(ELM)和改进的鲸鱼优化算法(WOA)进行混合建模。该方法利用Sin混沌自适应鲸鱼优化算法(CAWOA)对极限学习机的模型
柏格森哲学的特征是从“生命”的原则出发来反对传统的哲学思想,因此被称为“生命哲学”,“生命”充斥着柏格森哲学的整个思想体系。从时代背景来看,柏氏哲学产生的历史时代与我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社会结构转型的全面展开,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社会公正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深入发展
学位
作为英国哲学史上重要的哲学家之一,斯宾塞的哲学思想后人对其评价不一、毁誉参半。在国内对其同情理论的研究尚不多见,笔者将以其早期著作《社会静力学》为主要研究篮本,对他的
学位
现代主义非理性思潮是西方19世纪的一个重要的精神文化事件,其首要的目的是对西方自柏拉图以来的理性中心主义的一种反驳,是对理性二元思维的一种修正。这种反驳与修正内蕴的是
艺术是什么?这是任何一种美学流派或艺术思潮均无法回避的问题。作为现代西方美学第一个重要的流派,表现主义美学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观。 表现主义有两种形态,一种是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