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粘土侧向应力状态的试验研究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yanh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发展,建设投资规模的扩大,基础结构工程施工中遇到的工程技术问题更加复杂,这要求我们对土体的性质要有更深入透彻的了解,粘土在我国有广泛的分布且工程性质复杂。本文以粘土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岩土力学学科发展规律,参照既有试验规范,以室内试验作为手段进行重塑粘土相关试验研究。首先,利用泥浆固结法制备饱和重塑粘土试样,测定饱和土样的基本物理性质——含水率与干密度值,分析其变化规律。结合土体固结机理进行分析,得出饱和试样的含水量随着重塑应力的增加不断增加、干密度则相反。其次,利用泥浆固结法得到的饱和试样进行直剪快剪试验,测量并计算其抗剪强度及抗剪强度参数——内摩擦角与粘聚力值,分析其变化规律,结合抗剪强度理论,结合现有的重塑土抗剪特性研究,得出:对于重塑饱和粘土,粘聚力与内摩擦角值随着重塑应力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降低;抗剪强度随着重塑应力的增加而增加。最后,利用GJYK0固结仪测量土样在不同变载过程中的侧应力值,分析土样在不同含水量以及不同排水条件下,在加载、卸载以及再加载过程中侧应力系数K的变化规律,得出:当试样完全饱和,侧应力系数趋近于一个稳定值,其值在不排水情况下为1.0,排水情况下为0.6;欠固结土的侧应力系数K随时间的变化过程是与孔隙压力增量的变化过程是一致的;对于超固结土结合以往研究成果,得出一个侧应力系数经验公式Koc=K0(OCR)0.59。对于土体侧应力其主要因素为土体竖直荷载、含水率及其饱和度等。本文在对重塑饱和土基本物理性质、抗剪特性以及土样重塑过程中的侧向应力状态的试验研究,所得的结论与以往的研究成果比较吻合,并形成了一些新的成果,例如在试样卸载与再加载过程中侧应力系数的研究,在推动学科发展的同时对实际工程也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其他文献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中基坑工程急剧增加。与其他一般工程相比,基坑工程存在着更多的风险。基坑工程往往是因风险管理不当而引起事故,基坑事故除导致项目费用损失和工期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iber-Reinforced Polymer,FRP)筋与传统钢筋相比具有轻质高强、抗疲劳以及耐腐蚀性好等优点,采用FRP筋替代传统钢筋作为混凝土结构的增强材料,使结构不仅
高强混凝土由于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和重量轻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中。但是高强混凝土延性差、极限变形小,脆性特征明显。钢纤维加入高强混凝土不但能够显著地改善高
索穹顶是一种大跨度预应力空间结构,因其自重小、跨度大、受力合理等特点受建筑师的广泛青睐。但传统索穹顶结构张拉成形技术复杂、施工精度难以控制,为改进此类不足,在传统索穹
网壳结构的挠度与多种因素有关,对不同因素的敏感性也有差异。实际结构中,由于材料制造和施工安装的原因,杆件截面规格和几何尺寸存在与设计不完全相符的随机误差,这些随机误
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具有承载力高、施工速度快等优点,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建筑结构中。虽然在常用设计参数范围内,大部分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的承载力由正截面受弯控
随着结构形式的不断发展,出现了攀达穹顶、索穹顶以及可展结构等新的结构体系。这些新的结构体系由“机构”(Mechanism)组成,其施工成型过程伴随着机构运动,而机构运动的正解或
有限元法非常适用于非均质、各向异性材料和处理材料的非线性。而边界元法可以直接处理无限域和半无限问题而无需施加人工边界。本文将两者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两种方法各自的
为了缓解水污染带来的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国家环保部门制定了新的污水排放标准(GB18918-2002)。目前很多地区污水排放标准正处于由(GB8978-1996)一级B排放标准向(GB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过渡阶段。许多污水厂都面临着升级改造的问题,主要从两方面着手:①在原有工艺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改造;②摒弃原有处理工艺,采用新的处理工艺。在升级改造前需要对原污水厂的处理工艺进行分析
结构的连续性倒塌是指非预期荷载导致的局部破坏产生不平衡力,使其邻域单元内力变化而失效,并促使构件破坏连续性扩展下去,造成与初始破坏不成比例的部分或全部结构倒塌。近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