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现代主义小说的典型代表,自詹姆斯·乔伊斯初露文坛,围绕他本人及其作品的话题从未断绝,在20世纪40年代后,对于其作品的研究甚至成为西方乃至世界文坛的焦点,“乔学”也作为专门的学问冉冉升起。乔伊斯的作品以晦涩难懂著称,《尤利西斯》的引经据典和包罗万象已经让研究者和读者叫苦不迭,《芬尼根的苏醒》更是文学史上难于逾越的大山,相比之下,作为乔伊斯早期作品的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无论是风格还是主旨都较为清晰明朗,也正是这本小说集为乔伊斯叩响了文学殿堂的大门。不同于其他短篇小说集整体结构松散,独立成文的特点,《都柏林人》从创作之初就被乔伊斯构想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按照“童年,少年,成人和社会公共生活”的划分和顺序来选材和完成,也正是这一特点为本文提供了研究的可能性。《都柏林人》描写的不仅仅是各行各业爱尔兰人的成长,更是一个大写的“人”的成长,这个“人”既是爱尔兰人,也是和爱尔兰一样遭受领土和精神双重殖民的世界人。因此,本文从成长主题的角度解析《都柏林人》,解析成长主题的内涵,以探求成长主题在《都柏林人》中所具有的理论以及现实意义。本论文由三部分组成:导论、正文和结论。主要内容如下:论文的第一部分是导论。导论部分主要介绍詹姆斯·乔伊斯本人,其写作特色以及所取得的成就,《都柏林人》的创作背景,回顾国内外对《都柏林人》这部小说的研究和批评,综合有关这部小说集各方面的分析,指出从成长主题的角度解析《都柏林人》的可能性。近年来对乔伊斯作品的国内外研究中,不断有学者指出,《都柏林人》是乔伊斯作品中最容易被忽略的一部史诗级别的作品,这部作品的重要性不应在《尤利西斯》之下,再加上乔伊斯的作品也有很大一部分涉及“成长”这个主题,成长小说的研究也需要涉及更多的角度和文学类别,这使本论文具有研究意义。第二部分为论文的正文,由三个章节构成。第一章主要阐述本论文的理论基础,首先定义传统成长小说,指出其主要特征,其次表明乔伊斯对传统成长小说的继承和发扬。综合对比多种定义,本论文沿用莫迪凯马科斯对成长小说给出的定义,简而言之,成长小说即以讲述人物成长过程为主题的小说。一般而言,传统成长小说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主题为成长,亲历性,叙述结构模式化,一定获得某种重新认识。乔伊斯作品中涉及的成长主题不仅沿袭了传统成长小说的特征,并且展现了一系列创新:“顿悟”的提出和使用,客观中立的态度,作家从作品中退出,内心独白的使用以及乔伊斯独特的语言风格。第二章主要描写《都柏林人》中成长主题的凸显。本章节着重对成长主题的内涵进行解析,首先,论文指出小说集《都柏林人》的主题之一即为“成长”,主人公的成长不仅表现在对爱尔兰现实社会的逐渐或是最终被迫接受上,也表现在对民族文化身份的重新认识上。其次,小说的主人公实现成长主要是通过两种方式:出走和顿悟。出走为主人公的成长提供了接触不同的可能和历练的机会,顿悟则是更为直接的成长方式,幡然醒悟获得的重新认识就是最大的成长。最后,本章节还分析了影响成长的四个因素:社会的普遍麻痹状态,宗教死亡导致的信仰缺失,引路人的缺失和个人爱无能的窘境。第三章探讨了解析《都柏林人》成长主题的现实意义。《都柏林人》是爱尔兰精神道德史最直观的映照,小说集描写的爱尔兰人的顿悟和精神成长具有普遍适用的价值,尤其是童年篇中提及的青少年成长的问题,更是具有深入探索的价值,成长主题的分析对现代青少年教育具有借鉴意义。基于爱尔兰特殊的国情和文化背景,小说集中展现的对民族文化的焦虑和认可对当代发扬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论文的第三部分为结论。结论部分对本论文进行了系统的总结,指出解析《都柏林人》成长主题不仅丰富了成长小说的理论研究,同时也为读者理解乔伊斯的作品提供了新的角度。本章节再次点明了解析成长主题对青少年教育具有的实用价值,也指出了本论文存在的不足和有待提高的部分。《都柏林人》这部小说集包含了当代最重要的青少年教育问题和民族文化复兴问题,因此值得我们不断地探索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