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期对引进大豆生长发育特性和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sh_x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选用引进大豆品种20号(ヒゴムスメ)、29号(高アソダ一)、136号(KLS607-3)、CK(川豆7号)为试验材料,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B因素为播期,设5个水平分别为:B1(4月10日),B2(4月20日),B3(4月30),B4(5月10日),B5(5月20日),A因素为品种,A1(20号),A2(29号),A3(136号),A4(CK),研究了播期对引进大豆生育进程、生长发育特性、干物质积累、糖氮代谢、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播期对引进大豆全生育期影响表现极大的差异
其他文献
品质评价结果是鲜食玉米品种审定的重要依据,审定品种的推广、种植以及经济效益的实现是关系到农民增收的重要问题。但目前,国家鲜食玉米区试品种的品质评价以主观指标为主,而缺乏相应的客观理化指标。本研究针对皮渣率开展研究,旨在为分析其与“皮薄厚”这一品质评价主观指标和品评总分变化是否相一致,并分析其和皮薄厚以及品评总分在不同栽培措施下变化的一致性,以期为鲜食玉米品质评价提供一个科学、准确、可定量分析的客观
我们用[~3H]—Poly(U)饱和杂交的方法分析了水稻种子发育过程中Poly(A)含量和Poly(A)RNA水平的变化。胚乳发育过程中,Poly(A)含量和Poly(A)RNA水平均于开花后11天达到高峰,比
设计了一种基于陷波结构的三频微带天线。采用共面波导方式馈电,通过在辐射贴片上加载双U形缝隙方式实现双陷波,并可通过调节缝隙长度的方式对陷波中心频率进行灵活调节。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