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认知视野下的教学因素分析研究

来源 :广西师范学院 | 被引量 : 32次 | 上传用户:xuke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应试教育仍是我国选拔人才的主要手段,传统“教学即传递”观念仍根深蒂固,“灌输和填鸭式”教学方法依旧普遍存在于教学中,这些都导致了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消灭了孩子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提问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甚至孩子的童趣与顽皮。新课改要求教育要以学生为本、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和探究能力、加强人文精神渗透融合、加强学生与现实的联系,进而使学习更加生活化、社会化。这也正是认知科学下“具身认知哲学”所强调的内容,且认知科学一直影响着教育技术发展方向。因此,探究如何用具身认知的哲学理论指导教育技术学实践,无疑是推进素质教育新课改的一种较好尝试。论文首先在哲学层面,梳理从梅洛-庞蒂(Merleau-Ponty)、海德格尔(Heidegger)等人的具身哲学观出发到“具身认知(EmbodiedCognition)”一词出现的发展路线,阐述具身认知理论的由来;其次,从认知科学理论发展的视角,阐述“离身-具身”连续统对教育影响,即促使了教育的发展呈现“认知取向-情境取向”这样一个连续统形态;再者,从教学层面出发,基于前面所阐述具身认知相关理论,笔者得出“情境取向”是教育发展必然取向,进而以《小学数学》电子白板教学视频为例,结合“身体的遮蔽”、“身体-环境/情境”、“身体-技术”三个方面深入分析“情境取向”的教学因子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相关教学因素的策略,促使教学真正关心学习者的“身体”。论文指出,“身体、环境/情境、技术”三者应“三位为一体”融入教育中,促使教育技术的发展紧紧围绕着“环境/情境为身体之归宿,技术为身体之延伸”这一观点,更好地促进情境化教学设计,更好地引领教育的前沿性发展。
其他文献
以一对齿轮机构分度圆柱体积之和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了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由于传统的优化方法存在着求解过程复杂和寻优过程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问题,故通过神经网络方法
研究目的:哮喘是小儿时期常见的肺系疾病,有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特点,对儿童健康危害极大,而在哮喘缓解期对患儿进行积极治疗,以减轻和减少哮喘的发作是小儿哮喘治疗的关键。
体育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证明,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提高人体新陈代谢能力,改善血液循环,使各器官充满活力,从而延缓衰老进程,延长寿命,提高健康水平,防止疾病,加速病后身体机能的恢
目的研究火针结合电针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效果。方法方便收集该院2016年9月—2018年3月收治的120例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该次研究的观察对象,通过单双号法的分组
使动句是中韩两种语言共有的一种重要句式,也是中韩、韩中第二语言习得中的重要内容。两种语言的使动句既有共性又有很大的差异性,使动句的研究一直是汉语学界的热点问题,20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