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尼·莫里森小说《宠儿》中哥特因素的阐释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81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个黑人女作家,莫里森一直关注着黑人的生存状况。她在1987年创作了力作《宠儿》。在书中,所有的人物都必须面对他们的过去,而且这些一直缠绕着他们。《宠儿》一经问世,便广受追捧和关注。许多读者和评论家分别从不同角度研究和探讨过这部作品。但研究角度多放在“叙述视角”,“叙述视角的转换”,“记忆重现”,“言语和权利关系”以及“内心独白”上,很少有人关注这部作品中的哥特手法,唯有湖南师范大学的杨玲教授在发表在《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上的文章“论《宠儿》中的母爱与女性”中提到了女性哥特的阐释。哥特式小说以其独特震撼人心的力量揭示社会问题,表达理想,吸引着许多的读者,并最终使人们意识到社会的黑暗和罪恶,从中去感受文学特有的魅力。《宠儿》通过闹鬼和死人还魂等怪诞情节,用虚幻与真实,怪异与正常,扭曲人物的手法来突出黑人悲惨的遭遇,使作品具有更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强大的震撼力。为了找出作品中哥特因素的表现,为了发现运用哥特手法的原因,为了分析哥特手法在表现黑人悲惨经历时是如何发挥作用以及重要意义,我选择这个研究课题。《宠儿》是一部阐述奴隶制对奴隶身心影响的真实描述。书中主人公塞斯,在奴隶制已经废除了多年后,仍然受到过去奴隶生活的侵袭,生活在恐惧当中。十八年前,塞斯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孩子,为的是能让自己的孩子免受奴隶制之苦。从那以后,她一直生活在痛苦之中。莫里森通过对奴隶制对书中人物身心摧残的描写,深刻的表达出了奴隶制的毒害。第一章主要研究了《宠儿》中哥特式手法以及哥特式手法在作品中的表现。哥特式手法通常被白人作家使用在他们的作品中,常常被用来描述一些无法言语的东西,例如家族秘密的揭示,与鬼魂的接触等。但是,身为一位黑人作家的莫里森发现,黑人在本领域没有发言权。在广泛受到了哥特的影响下,并被学术界黑人言论的缺失而激怒的情况下,莫里森熟练的运用了哥特手法揭示了奴隶占有制对奴隶身份建立的损害以及对其心灵的长久伤害。第二章主要研究了哥特式手法在文中的作用。在这部作品中,每个主要人物,如塞斯,丹芙,宠儿以及保罗都遭受到了创伤并遇到了个人身份的缺失。莫里森对哥特式手法的运用,旨在帮助书中人物重新建立身份并学会治愈创伤的方法。本章将从叙述塞斯身份建立开始,随后转向丹芙。第三章主要从莫里森的个人元素以及黑人历史文化元素展开分析了莫里森运用哥特式手法的原因,同时阐述了黑人社区对黑人群体的重要性。本章还展示了书中人物是如何与黑人社区建立联系,并重新建立身份以及摆脱创伤的。书中莫里森呼吁黑人们重新加入社区并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她还希望黑人们可以珍视他们的历史,文化以及习俗,并努力使整个社会接受。远离社区并盲目趋附于主流文化只会毁掉本族文化。最后,本文再次重申了《宠儿》中的哥特式因素在帮助黑人群体重塑身份以及修复创伤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总而言之,通过《宠儿》这部伟大的作品,莫里森展示了黑人文化的精邃以及黑人们凝聚在一起的精神力量。她确实对整个美国文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其他文献
近年来乌克兰外资吸纳规模和对外贸易规模高速增长并持续扩大,中国对乌克兰的直接投资以及双边贸易伴随着这种趋势取得了显著成效。虽然截至目前中国对乌克兰直接投资的规模
针对我国现有牧草种子丸粒化设备自动化程度、工作效率及丸粒化合格率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自动化种液实时混合系统。该机构将供种和供药系统设计在种子进入滚筒的下落过程中,
目前行波管功率放大器体积越来越小、功率越来越大,势必带来放大器热源集中,热流密度大的问题。为解决设备内部大功率器件的集中发热问题,采用一体化均热板散热器可有效降低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的产业形式开始出现并日益壮大,文化产业的出现和发展,给现代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内容,从各个层面对城市竞争力产生影响,
【正】一、基本案情被告人程某与被告人邓某某系男女朋友关系,程某经常在邓某某位于重庆市南岸区花园五村7栋9-2号的出租屋内居住。2011年1月31日凌晨2时许,被告人程某在重庆
介绍了空心桨叶干燥机的结构设计及其干燥特点,并针对具体的各种设计方案,采用有限元法分析了主要构件的应力水平,以期为该类干燥机强度的优化设计提供建议。
这款吊灯,将LED光条嵌进8个边的折纸结构中,吊灯的中间有根拉线,拉动拉线,8边折纸就能张开或者完全关闭,而这个过程,就能调节亮度——完全张开的话,整个灯会射向天花板,变成一组柔和
期刊
城中村是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产生的现象,其根本原因是城乡的二元体制造成的。城中村呈现出与城市反差强烈的形态风貌和结构特征,受到相对一面倒的批评。目前全国各地的城中
习近平主席在各大重要场合发表的演讲都发挥了一贯的"演讲范儿",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不失平和与幽默之风。本文从中西方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出发,探究其在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