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运用和发展将近一个世纪,它深深地改变了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使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蓬勃发展,并显示出光明的发展前景。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我们党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中共领导人则结合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发展变化,写了许多著作、专著,发表了许多讲话,深刻地论述并总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通过梳理这些基本经验,详细总结了中共领导人反复讲过的四条最基本的最核心的最重要的经验。这对于进一步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并认清其实质,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全面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学术界对此问题还缺乏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因此,研究中共领导人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不仅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而且也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中共领导人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经验的历史轨迹与特点:注重在总结历史经验中前进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成熟的重要标志。中共领导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善于总结历史经验,这是他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基础和重要规律。中共领导人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经验有着历史的必然性,是中国社会发展客观现实的必然要求,也是他们坚定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理想信念的价值取向;其历程艰辛、内容丰富而又各有其特点,尽管这些经验在内容和形式上不完全相同,但又有其共性:首先,从总结历史经验的方法上来看,中共领导人始终坚持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次,从总结历史经验的内容上来看,中共领导人始终坚持“相结合”这一条最根本最重要的经验;最后,从总结历史经验的认识论上来看,中共领导人始终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这种认识发展的普遍规律。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是中共领导人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得出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的老祖宗。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中共领导人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前提就要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其关键就在于要联系实际,要精,要管用。马克思主义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我们党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发展马克思主义,又要在发展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把“坚持”与“发展”统一起来,这是发展马克思主义、永葆马克思主义巨大生命力的必要路径。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要走自己的路,这是中共领导人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得出的一条最基本的历史经验,也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环节。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中共领导人认为,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之路。而要实现这个结合,关键在于深刻认识和掌握中国的国情;深刻认识和掌握中国的国情就必须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要求,我们党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实现并不断深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没有止境,要一以贯之,这是中共领导人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得出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灵魂。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必须反对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解放思想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能一蹴而就,要警惕右,但主要防止“左”。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二者是统一的,其本质是一致的,应一以贯之;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必须真正解决一些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这是中共领导人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得出的一条重要经验和一大法宝,也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动力源泉。实践永无止境,创新也永无止境。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它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创新性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活的灵魂。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而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内在灵魂,注重理论创新,是党的事业前进的重要保证。理论创新的源泉在实践,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是我们党进行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