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实在性与社会因素间的必要张力——论克彻尔的科学进展观念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im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进展的问题在科学哲学研究中一直具有着重要的地位。在最近的大约二十年的时间里,关于科学进展的两种图景并存着,并处与冲突之中。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当代知名科学哲学家菲利普·克彻尔对科学进展问题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形成了一种处于相对中立立场的科学进展观念。 本文首先论述了克彻尔对一种“温和的实在论一的提出。他批评了关于科学进展的两种冲突中的图景中的不合理成分,并指出了二者中的可取之处。在此基础上,克彻尔提出了一种兼顾科学的实在性与社会因素对科学的影响的“温和的实在论”。接下来,本文讨论了克彻尔对于科学的重要性的看法。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克彻尔认为,我们要从科学中得到的,并不是它对我们认知欲望的满足,也不是它的精确性或是对人类总体知识的扩充,而是“以正确的方式回答正确的问题”。由此,克彻尔为科学的实在性与社会因素对科学的影响找到了一个契合点,提出了一种他所认为的科学进展的理想图景,一种基于“开明的民主”的“秩序良好的科学”。本文在第三部分中对“秩序良好的科学”进行了讨论,并结合克彻尔的观点分析了现实的科学研究的问题以及现实的科学责任。 在本文的最后部分,笔者介绍了一些知名的国外学者对克彻尔的科学进展观念的评议,并将克彻尔的科学进展观念与科学知识社会学的观点进行了对比。笔者认为,克彻尔的科学进展观念是开创性的,但是是其中仍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笔者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试图弥补这些不足,以期带来一些启发性的思考。
其他文献
从总体上而言,马克思以前的整个西方哲学史实际上就是一部理论哲学的历史。在这一漫长的历程中,富有超越精神的西方哲学家们不满足于具体可感的经验世界,而纷纷企图从感性世界中
我的博士论文之所以名曰《民族宗教和谐关系密码:宗教相通性精神中国启示录》,意在研究当今全球“热点中的热点”民族冲突、宗教冲突的出路,挖掘中国历史上解决民族宗教关系的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