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PK/p70s6k信号通路在布鲁菌诱导巨噬细胞自噬中的作用研究

来源 :石河子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ming55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布鲁菌病(Brucellosis)是由布鲁菌(Brucella)感染引发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性疾病。布鲁菌为革兰染色阴性的兼性胞内寄生菌,巨噬细胞是其生存和繁殖的靶细胞,它主要通过抑制细胞凋亡、促进细胞自噬得以在宿主细胞内长期生存繁殖。已有研究表明AMPK/p70s6k信号通路不仅参与细胞凋亡、自噬等多种细胞活动,还与病原体在细胞内的生存繁殖密切相关。目的:本研究拟通过建立羊种布鲁菌16M(16M)体外感染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RAW264.7)实验模型,探讨AMPK/p70s6k信号通路对布鲁菌胞内生存繁殖以及布鲁菌介导细胞自噬的影响,从而揭示布鲁菌在宿主细胞内的持续感染与AMPK/p70s6k信号通路密切相关。方法:1.建立16M体外感染RAW264.7细胞的实验模型,应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不同时间段RAW264.7细胞内p-AMPK(Thr172)和p-p70s6k(Thr389)的表达量变化。2.AMPK抑制剂Compound C(CC)与RAW264.7细胞共同孵育1h,然后,用16M侵染RAW264.7细胞,未经Compound C处理的细胞作为对照组,感染4h、8h、12h、24h和48h后通过布鲁菌的CFU计数检测布鲁菌胞内存活情况;Western blot技术检测AMPK抑制剂Compound C对16M介导RAW264.7细胞内p-AMPK(Thr172)和p-p70s6k(Thr389)表达的抑制效果。3.抑制剂Compound C与RAW264.7细胞共同孵育1h,然后,用16M侵染RAW264.7细胞,未经抑制剂Compound C处理的细胞作为对照组,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基因LC3-II/LC3-I转换率、Beclin1和ULK1的表达。4.采用小分子干扰RNA(si RNA)软件设计3对针对AMPKα2基因不同位点的si RNA片段,由公司合成此si RNA片段,将特异性si RNA经转染试剂si RNA-mate介导转染至RAW264.7细胞内,24h后收集细胞,分别采用q 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AMPKα2的m RNA和蛋白表达情况,分析对应不同位点的三对特异性si RNA片段对AMPKα2的沉默效果,筛选出实验所需干扰效果最好的AMPKα2-si RNA片段。5.将干扰效果最好的si RNA片段转染至RAW264.7细胞内,6h后用16M侵染RAW264.7细胞,未转染AMPKα2-si RNA片段的细胞和转染阴性对照片段(NC)的细胞作为对照组,利用CFU计数法检测16M在RAW264.7细胞内的生存繁殖能力;利用q 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和ULK1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16M侵染RAW264.7细胞后,p-AMPK(Thr172)在第2h表达量最高(P<0.05),在第8h、12h和24h其表达水平恢复正常,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p-p70s6k(Thr389)的表达量在各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组(P<0.05),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和ULK1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在4h、8h、12h、24h和48h,经抑制剂Compound C处理过的RAW264.7细胞内16M数目显著低于对照组细胞(P<0.05)。3.在12h和24h,16M+CC组细胞中的p-AMPK(Thr172)、LC3-II/LC3-I转换率、Beclin1和ULK1的蛋白水平显著低于16M组细胞(P<0.01),p-p70s6k(Thr389)的蛋白表达高于16M组细胞(P<0.01),16M+CC组细胞中Beclin1和ULK1的m 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16M组细胞(P<0.01)。4.与正常组、si RNA-mate组和NC组相比,构建的特异性si RNA片段能有效降低RAW264.7细胞内AMPK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应不同位点的三对si RNA片段,其中AMPKα2-865-si RNA对AMPK m RNA和蛋白表达量的抑制效果最强。5.分别在12h和24h,沉默AMPKα2基因细胞组内16M数目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和NC细胞组(P<0.01);沉默AMPKα2基因后,分别在12h和24h细胞内的p-AMPK(Thr172)、LC3-II/LC3-I的转换率、Beclin1和ULK1的蛋白水平显著低于16M组细胞(P<0.01),p-p70s6k(Thr389)的蛋白表达高于16M组细胞(P<0.01),Beclin1和ULK1的m 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16M组细胞(P<0.01)。结论:1.布鲁菌16M可以激活RAW264.7细胞内的AMPK/p70s6k信号通路。2.抑制剂Compound C可显著降低16M在RAW264.7细胞内的存活。3.抑制剂Compound C可显著抑制16M介导的RAW264.7细胞自噬。4.沉默AMPKα2基因后,可降低16M在RAW264.7细胞内的存活,降低16M介导的RAW264.7细胞自噬。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与目的:在我国,结核性胸膜炎是一种较常见的肺外结核,亦是导致胸水最常见的原因,据统计占到胸腔积液病因的半数以上。临床工作中确诊结核性胸膜炎主要依据“细菌学和
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深刻改变着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方式。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明确,全
车联网是能够实现智能化交通管理、智能动态信息服务和车辆智能化控制的一体化网络,是物联网技术在交通系统领域的典型应用。针对目前车联网系统在市场上推广性较差的问题,通
由中国专家担任项目提案人制定的《一次隆使用无菌针灸针》国际标准正式出版,成为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技术委员会(ISO/TC249)首个发布的中医药国际标准。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已确认
针对不同的柱网布置,通过对不同工况下五种地下车库楼盖结构布置体系进行计算分析和结构配筋设计,对各种楼盖结构布置体系的经济性和结构效率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广义配筋率
目的研究miR-20a对自噬基因ATG16L1和ATG7的靶向调控作用,及其通过调控细胞自噬介导结核分枝杆菌在巨噬细胞胞内存活的影响。方法1.利用雷帕霉素、3-MA和BCG处理RAW264.7细胞
研究了伯胺N_(1923)从中性硫酸盐介质中萃取镧的性能。用元素分析法确定了萃合物的组成为:(RNH_2)_9La_3(SO_4)_2(OH)_5,证明萃取是以溶剂化机理进行。
目的:了解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MMT)门诊服药人员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状况及相关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并探讨影响相关服务利用的因素。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在云南、
太少阴阳和三阴三阳模式是阴阳学说中两种主要的思维模式。对阴阳的分割,一分为二或一分为三,就形成了两种阴阳模式。太少阴阳模式与四象模式或河图五行模式是等同的,用来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