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肝素辅因子Ⅱ的RNA干扰作用促进血友病的止血治疗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mingli1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血友病是一种由于凝血因子FVIII或FIX缺乏引起的先天性出血性疾病[1]。研究表明,合并抗凝蛋白缺陷的血友病患者表现出较轻的出血症状[41-42]。本研究的目的是寻找一种新的血友病治疗方式,即通过RNA干扰方式靶向一种可灭活凝血酶的重要抗凝蛋白,肝素辅因子II(HCII)。筛选出的小干扰RNA(siRNA)与N-乙酰半乳糖胺(Gal NAc)共价结合(Gal NAc-HCII)可促进药物靶向肝脏。野生小鼠给予一次Gal NAc-HCII后,表现出有效的、持续的和剂量依赖性的HCII抑制作用。给药7天后,2、5和10mg/kg剂量的Gal NAc-HCII可使HCII水平分别降低至25.04±2.56%、11.65±2.41%和6.50±1.73%。Gal NAc-HCII治疗组的血友病小鼠止血能力可明显提高且呈剂量依赖性,包括缩短的颈动脉血栓形成时间及减少的尾动脉出血时间。10mg/kg剂量的Gal NAc-HCII可使小鼠止血能力恢复至正常水平。虽然与野生小鼠仍有差别,但是Gal NAc-HCII可明显降低血友病小鼠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且缩短APTT的持续时间比重组FVIII(rh FVIII)替代治疗组更久。此外,30mg/kg的剂量不会增加血友病小鼠潜在的血栓风险,也未发现病理性血栓形成,即使合并rh FVIII治疗。因此,本研究证实Gal NAc-HCII治疗血友病小鼠是相对安全有效的,可作为血友病患者一种新的选择。第一部分体外HCII中和对凝血酶生成的影响目的:观察体外HCII抑制对血浆凝血酶生成的影响。方法:特异性HCII中和抗体中和FVIII缺陷血浆中的HCII活性;发色底物法检测HCII活性水平;通过凝血酶生成实验评估HCII抑制血浆中凝血酶生成水平。结果:当血浆与中和抗体的比例为9:1时可显著降低HCII的活性到9.7±0.8%;在没有DS时,HCII抑制对FVIII缺陷血浆凝血酶生成影响不大,而DS存在时,HCII抑制可促进血浆凝血酶生成;在HCII抑制的条件下额外补充1IU/ml rh FVIII可显著提高血浆凝血酶生成水平但不会超过正常对照血浆。结论:在DS存在的情况下,HCII抑制可明显促进血友病血浆凝血酶生成,即使额外补充rh FVIII,也不会过度激活凝血导致潜在的血栓形成风险。第二部分靶向肝脏HCII基因的siRNA筛选目的:于肝细胞水平筛选出可特异性敲低人和小鼠HCII蛋白的siRNA。方法:设计针对人和小鼠HCII m RNA共同序列的siRNA,利用lipofectamine3000对小鼠肝细胞系(Hepa1-6)和人肝细胞系(Hepg2)进行siRNA转染;Trizol法提取细胞总m RNA,利用实时荧光定量q RT-PCR检测HCII相对于管家基因GAPDH的m RNA丰度;RIPA裂解细胞提取总蛋白,利用Western blot测定HCII蛋白相对于内参GAPDH的水平。结果:最佳siRNA(siRNA-HCII,5′-UGGUGGAGAGAUGGCAAAAAA-3′)被筛选出来。在小鼠(Hepa1-6)或人(Hep G2)肝细胞中,siRNA-HCII处理组的HCII m RNA水平显著降低,与siRNA阴性对照组(siRNA-control)相比分别降低到6.65±1.61%和6.17±4.50%;在Hepa1-6和Hep G2细胞系中,siRNA-HCII处理组的HCII蛋白水平分别降低到10.06±6.89%和13.38±9.04%。结论:siRNA-HCII可有效降低小鼠及人肝细胞HCII表达。第三部分siRNA药物在小鼠体内的药代药效反应目的:观察siRNA-HCII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及药效反应。方法:siRNA-HCII与N-乙酰半乳糖胺(Gal NAc)共价结合形成Gal NAc-HCII;C57BL/6小鼠皮下注射经CY3染料标记的Gal NAc-HCII(Gal NAc-HCII-CY3),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组织冰冻切片荧光;C57BL/6小鼠皮下注射2,5或10mg/kg Gal NAc-HCII,利用茎环法q RT-PCR检测不同时间点血浆及肝脏中的药物水平;C57BL/6小鼠单次及多次皮下注射不同剂量Gal NAc-HCII,利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不同时间点血浆HCII抗原水平。结果:Gal NAc-HCII-CY3在肝脏切片中的荧光强度明显高于其他组织,且于给药后4h达到最大荧光强度;Gal NAc-HCII药物水平呈剂量及时间依赖性,且分别于给药后30min及4h达到血浆及肝脏最大浓度;Gal NAc-HCII对HCII蛋白水平呈剂量依赖性抑制,单次注射后第7天HCII水平达到最低值,多次给药2周后HCII蛋白可维持低水平(~20%)较长时间。该药物特异性地靶向肝脏并在给药后4小时出现最大荧光强度,而其他器官未观察到药物积聚;Gal NAc-HCII的药物水平主要取决于给药剂量和时间点,在给药后30min和4h,血浆和肝脏中的药物浓度分别达到峰值;Gal NAc-HCII治疗小鼠的HCII蛋白水平呈剂量依赖性抑制,单次给药后7d HCII蛋白出现最低水平,且重复给药2周后,HCII蛋白降至稳定水平(~20%)。结论:Gal NAc-HCII具有显著的肝脏靶向性,在小鼠体内可维持较长时间且能有效抑制血浆及肝脏HCII蛋白水平。第四部分体内HCII抑制对小鼠止血能力的改变目的:观察Gal NAc-HCII对血友病小鼠止血能力的影响。方法:血友病小鼠单次皮下注射2,5或10mg/kg Gal NAc-HCII,利用Fe Cl3诱导的颈动脉急性损伤模型评估小鼠血栓形成时间;利用尾动脉截断模型评估小鼠出血时间;单次注射后于不同时间点取血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APTT);多次皮下注射不同剂量Gal NAc-HCII后取血检测APTT评估多次给药效应。结果:Gal NAc-HCII明显缩短小鼠颈动脉血栓形成时间及尾动脉出血时间,呈剂量依赖性,且10mg/kg的剂量可使小鼠止血能力恢复至正常水平;Gal NAc-HCII可明显降低APTT,但仍与正常水平有差异,即使是多次给药;与rh FVIII组相比,Gal NAc-HCII处理组APTT维持时间更久。结论:Gal NAc-HCII可明显改善血友病小鼠的止血能力,尤其对于创伤性出血效果更为显著。第五部分靶向HCII的siRNA药物毒副作用的研究目的:研究Gal NAc-HCII对血友病小鼠的毒副作用。方法:血友病小鼠皮下注射30mg/kg Gal NAc-HCII,每2天一次共注射6次;观察小鼠给药期间体重、饮食、四肢活动、存活情况等临床表现;收集小鼠血浆检测APTT、血常规、肝肾功能、心肌酶及凝血酶生成;收集小鼠组织器官,评估大小、形状及颜色;获取小鼠HE染色组织切片评估Gal NAc-HCII的细胞毒性。结果:小鼠对Gal NAc-HCII良好耐受,饮食活动等未见明显异常;肝功能指标轻度升高,组织切片显示局部肝细胞点状坏死;组织器官大小形状颜色正常,未见明显的病理性血栓形成;Gal NAc-HCII促进血浆凝血酶生成,明显降低APTT,但均未超过正常小鼠水平,即使合并rh FVIII替代治疗。结论:Gal NAc-HCII具有一定的肝毒性,但不会增加血友病小鼠潜在的血栓风险。
其他文献
忆阻器交叉阵列(Memristive Crossbar Arrays)可实现矢量矩阵乘法运算(Vector Matrix Multiplication,VMM),在图像处理领域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但目前忆阻器交叉阵列在图像处理领域的研究仍属于初步阶段,存在采用阵列进行计算受非理想因素的干扰,导致计算结果可靠性下降的问题。基于忆阻器交叉阵列的一些图像操作,如图像卷积(Image Convoluti
近年来,民营经济正逐步成为推动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民营企业不仅在经济领域发挥其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还在社会政治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与此同时,政府正积极鼓励、支持、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国计民生等重要领域,从而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对经济发展、社会民生的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下,政府与民营企业之间的关系将发生新一轮的改变。政企关系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与社会关系,是理解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越来
随着5G通信的到来,信息传递也朝着更高容量、更高速的方向发展。为了增大通信系统的传输容量,硅基芯片上的模式复用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本文围绕着器件小型化、大带宽、大制作容差的目标,设计并制作了硅基多模干涉耦合器原理的模式转换和复用/解复用器件。本文的具体工作如下:(1)首先,介绍了国内外模分复用器件的研究进程,重点对比片上模分复用方案的优缺点。此外,分析了数值仿真方法—时域有限差分(Fini
生物3D打印技术可以快速而精准地制造生物器件,因此在组织工程支架的制备上较传统制备技术具有明显优势。近年来,为满足临床应用对多组分、复杂结构组织工程支架的需求,多喷头生物3D打印系统逐渐取代单喷头生物3D打印系统。但多喷头打印系统中各种工艺参数复杂、配合要求高,如不同喷头对刀值直接影响支架成型效果,而缺乏在打印过程中对成型丝丝径的检测功能会导致成品率低,需进行大量实验优化工艺参数。因此,研制具备工
研究背景和目的:作为世界上最常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糖尿病与心血管并发症之间联系紧密,并且心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而作为一种常见的病理特征,纤维化与糖尿病心肌病的病理生理进程有关并且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卵泡抑素(Follistatin,FST)是一种内源性蛋白质,广泛表达于人体各个组织中。卵泡抑素可以抑制TGFβ超家族成员的活性,在其它疾病中起抗纤维化的作用。以往关于卵泡抑素的
三维模型作为不可或缺的多媒体数据类型被广泛应用到游戏动画、医疗器械制造和产品展示等领域。随着模型精细程度的提高,给计算机的存储、渲染、处理等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基于原始三维模型生成多层次的细节模型,然后根据物体覆盖屏幕的大小选择相应层级的模型进行展示,大大提升了复杂场景的渲染速度。为了提高多层次细节模型的质量,对网格简化模块和纹理生成模块进行优化。针对现有纹理生成流程的各个步骤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
随着光、机、电等多学科技术的融合发展,传统光学器件因其元件数量多、体积质量大、抗干扰能力差等缺点已无法满足当代精密光学设备对光学元件的高精细化需求。而微光学元件的出现为该问题的解决带来了曙光,并开拓了更广泛的应用场景。球面微透镜阵列就是一种重要的微光学元件,它由一定数量的球面透镜单元以某种方式排列组成,相比传统光学元件能更好地满足微型化、阵列化、轻量化和集成化的需求。然而,当前微透镜的制作工艺繁琐
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RSOC)是一种化学能-电能转换装置。在燃料电池(SOFC)和电解池(SOEC)模式下交替运行,既可以用作发电装置也可以作为一种高效制氢和能源储存装置。RSOC的氧电极需要同时具有氧还原反应(ORR)活性、析氧反应(OER)活性和出色的可逆性。因此,开发高活性、高稳定性的氧电极是目前RSOC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目前研究的氧电极包括简单钙钛矿系列的材料如La0.8Sr0.2Mn
在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中,动物时常遇到相互冲突的感觉信息。动物若选择冒险,则在获得奖赏的同时也增加了遭受惩罚的风险;动物若选择避险,则在逃避惩罚的同时也失去了获得奖赏的机会。因此,在冲突环境下,动物陷入两难境地,需要权衡利弊才能做出决定,即奖惩抉择(threat-reward decision-making)。奖惩抉择行为是动物生存繁衍、适应环境变化所必需的。开展奖惩抉择行为的分子和神经回路机制研究
随着5G时代的到来,数据中心建设驶入快车道,光纤互连技术也在更新换代,从多模光纤并行传输升级至CWDM4单纤双向传输,并对光纤传输模块提出了集成化要求。本文研究一种高集成度的CWDM4单纤双向传输模块,可集成到QSFP结构的光纤收发模块中,以三个集成光学梳状滤波器(Interleaver)串并联结构作为CWDM4波分复用/解复用器,在集成光学梳状滤波器中采用稳定化耦合器和MMI-MZ-MMI耦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