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协同进化理论的图书馆知识生态化机理与技术实现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nrychan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基于信息生态视角的知识组织研究不断深入,与图书馆知识生态化与组织方向相关的研究,也逐渐呈现出了与生态理论交叉演进式发展的局面,这种发展的实质是实现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生态化与可持续性发展。本文立足于图书馆的知识生态化实践,以协同进化的哲学生态观为指导,利用计算机科学与生命科学的相关方法,并从多角度对数字环境下的图书馆知识生态化原理与过程展开研究,从而,在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推进图书馆知识的全面生态化进程。首先,从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以及研究进展三个方面对协同进化理论进行了述评,并给出了协同进化、知识生态系统以及自组织神经网络等关键词的定义,并对本研究所涉及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接着,对协同进化理论的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在分析各个理论基础内在联系的同时,研究协同进化理论得以产生与发展的根源。之后,在梳理协同进化理论与协同进化算法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分析其理论与算法发展的轨迹,通过总结与分析相关学者的关注重点,捋顺协同进化理论的研究脉络,一方面,可以为论文的后续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依据,另一方面,可以在实际构建系统过程提供理论指导与支撑。以图书馆的知识生态化过程为研究对象,围绕着图书馆的读者知识服务需求,在借鉴协同进化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生态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的相关方法分析了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的可行性以及现实性,构建起了一套具备生命体特征的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模型,在构成的基础要件、逻辑依据、运行机制和实现手段等方面,进行全面且有针对性的探讨,并进一步的展现了其运行机制与机理,阐释了基于协同进化理论的知识生态系统在知识生态化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以及所起到的作用。其次,研究了如何构建基于协同进化的图书馆生态系统模型,对生态系统理论及协同进化理论进行了梳理,通过对多种图书馆生态系统构建基本因素的分析、评价与优化,完善了系统模块构成。在构建生态系统逻辑结构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其各要素形态、组配方法以及生态化运行机制,深入分析了其类生命体的协同进化的特征,在为服务对象提供更高效知识的同时,进行知识再造、创新与增值,通过生态环境下各子系统协作处理、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过程,为实现图书馆知识生态化奠定系统模型基础,同时,借鉴了生态学中协同进化的理论,在界定了图书馆知识协同进化内涵的同时,重点分析了竞争与协同对图书馆知识进化的影响,在研究其自组织的过程与机理的基础上,阐明了知识协同进化是通过图书馆知识要素间的关联,来促进知识群落共同发展的自组织活动,根据知识进化内在动因,揭示知识协同进化的运作机理,从而,使图书馆中的知识种群可以在生态化过程中,达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再次,利用生物学中协同进化的概念,通过对协同进化理论的梳理,提出了图书馆知识协同进化的定义,即知识协同进化是基于图书馆知识群落内各要素之间的关联,研究其催化知识自身与其它群落共同发展的机制,最终达到共同进化的目的。分析了知识协同进化的两种模式,阐述了知识间协同进化的主要方式是协同,而主要形式是自组织。知识群落间普遍存在的既竞争又协作的辩证统一关系,直接促使知识个体通过自我完善的方式,影响自身所处的知识群落,处于同样进化过程中的其它知识群落又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这个知识个体发展的路线,最终促进整个图书馆知识系统达到最优化运行。图书馆作为一个生长着的有机类生命体,面对用户个性化的知识需求,经常会调整自身的数据结构或聚类方式,以适应用户需求。进而,在利用深度知识挖掘技术为图书馆生态化知识服务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的同时,通过对知识挖掘过程的跟踪以及挖掘相关技术的研究,为图书馆知识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并将自组织神经网络引入到图书馆知识聚合中来,在分析自组织神经网络的图书馆知识聚合模式基础上,结合自组织神经网络算法,完成了图书馆知识神经网络的训练,以构建评价函数发现知识聚类中心,在对离散分布状态下的知识进行实时标引、紧密关联的基础上,实现了资源与路径的关联知识聚合。最后,对知识生态化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技术进行了论述,梳理了元数据抽取技术、数据挖掘技术与自组织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等生态化技术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元数据抽取过程中,并利用相关算法帮助图书馆知识实现了元数据化。进而分析了如何对大量的元数据进行深度数据挖掘,以便有效的对高度序化的元数据进行神经元组织,使其具有生命体的典型特征,从而促使知识个体与群落的协同进化,由此从技术层面实现构建了基于协同进化的图书馆知识生态化技术路线图。利用MATLAB软件工具完成对图书馆知识种群生态化的过程的可视化仿真,为图书馆知识协同进化过程的可视化模拟,提供了一种全面直观的解决方案。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基于Linux内核系统平台,利用C++语言搭建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程序模块,并将虚拟化封装技术引入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的构建中。通过构建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虚拟化模型,展现了其封装机制、实施方法以及应用优势,最终,实际构建起了可以完成图书馆知识生态化的软件系统。综上所述,本文以图书馆知识生态化过程为研究对象,以协同进化理论为依托,围绕着图书馆读者知识的创新性服务需求,结合生态学与计算机科学的相关方法,详尽论述了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的可行性以及现实性,在构成的基础要件、运行机制与实现手段等方面,进行全面且有针对性的探讨,以期能够完整阐释基于协同进化理论的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在知识生态化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以及所起到的作用。
其他文献
老年甲亢是一种老年人(≥60岁)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其临床症状和体征具有不典型性,增加诊断的难度。随着对老年甲亢的认识不断深入,诊疗思路也不断更新。本文就近年来关于老年
数字图书馆是网络环境下的新型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系统,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信息集成服务是国内外数字图书馆的建设重点与未来趋势。数字图书馆信息集成服务是基于用
文章在详细分析了系统动力学基本理论体系和计算原理的基础上,构建了用于研究循环经济研究的 SD 模 型,采用模型分别探讨铁岭市关键性水资源参数在2014 ~2030年的变化规律和
目的:评价自拟中药煎剂与更昔洛韦眼用凝胶联用对患者头面眼部带状疱疹抗病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5月—2014年6月期间诊治的带状疱疹患者68例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
本书是以永乐宫三清殿壁画精华——《朝元仙仗图》为重点编纂的画册。《朝元图》是中国壁画史上的最高峰,也是世界艺术史上的罕见杰作。本书采用当代最尖端的图像采集和印刷
目的:探讨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中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某院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来院进行产检的46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孕妇同时采用彩色
本体的概念起源于哲学领域,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将本体定义为研究“存在”的科学,即研究整个客观世界基本特征的科学。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将本体的概念引入人工智能、